国内首个大都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基金成立
中国绿色时报9月1日讯 8月28日,由大都市饮用水源地保护伙伴关系成员北京林学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美国森林趋势组织、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和美国恺撒环境科学及工程咨询公司等6家中外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大都市水源地保护基金在北京启动。在启动仪式现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蒙草抗旱等5家机构共向基金捐赠数十万元人民币。一个共同协作、多方参与的水源地保护机制已经形成。
据北京林学会秘书长王小平介绍,基金专注于大都市饮用水源地保护,不仅注重有关技术、机制的创新和示范,而且致力于整合相关社会资源,以打造一个开放、平等的合作平台。通过流域下游企业、个人向基金捐资,基金以投资上游水源地保护项目的形式,实现下游使用者向上游农户和社区购买流域生态服务,如水量增加、水质改善等,最终实现都市饮用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
该基金的一大特点在于重视投资效益核算。据美国恺撒环境科学及工程咨询公司高级专家马克·凯瑟介绍,所有基金投资的水源地保护项目,都会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并结合水文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让投资人清楚地了解到每一元钱取得的保护效益是多少,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构就一直致力于北京密云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在水源涵养林经营、水源地社区生计改善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发等方面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经验和模式,获得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在密云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中逐步推广应用。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甘敬告诉记者,基金发起成立后,将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用于密云水库上游水源地保护、水源地基金平台建设、下游监测和意识教育3个领域,并随着基金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复制推广密云经验至国内其他城市,乃至国际都市。
作为新加入该伙伴关系的成员,中国绿发会的相关领导表示,中国绿发会是全国唯一专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水源地是生态系统保护的重中之重。此次共同发起成立该基金,也是中国绿发会继促进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又一次大力投入。记者丁洪美 通讯员李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