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123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固本培元,以从其根”——明确一个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明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目标,对全体大学生的发展进行正面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二、“未病先防,标本兼治”——确立两个理念
充分借鉴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注重对全体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做到“未病先防”;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疗,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到“既病防变”。
其次,坚持问题为导向,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纲”的工作理念,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本能发展,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三、“三因制宜,益气养阴”——提供三大支撑
与时俱进,做好体制机制支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工作开展。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级学院建立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完善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有序进行。学校制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对该项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建立健全了30多项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了考核和奖励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体系。
着力“三化”,做好工作队伍支撑。专职人员职业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组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等,提升专业技能。兼职人员专业化。79名兼职教师,全部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师生比达1:230,72%的辅导员已取得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质。学生干部准专业化。学校和二级学院学生会均设立有心理部,成立10余个心理社团,分层次进行专业培训,采取宿舍文化建设、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一系列措施,激励学生发挥作用。
加大投入,做好工作条件支撑。场地设施完善。学校建有标准化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20余间功能室,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文化展厅等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经费投入充足。2013年以来,学校每年按照生均不低于15元标准拨付专项经费,确保经费专款专用。科学研究整合。整合力量,组建中医心理、心理养生等研究团队,成立应用心理研究所。两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省厅级课题立项及各项奖励近50项。
四、“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抓好“四大环节”
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发挥主渠道作用。学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为彰显中医特色,又开设了中医心理疗法等选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抓好教育活动环节,做好危机预防。营造良好氛围。发放《心理健康手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主题活动。定期举办讲座、心理话剧比赛等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典型引领。组织河南中医药大学先进模范典型与同学们交流沟通,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抓好咨询服务环节,做好危机预防。全员普查。每年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全方位咨询。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主,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为辅,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全时段服务。开通了24小时心理问题求助热线,及时提供服务。
抓好转介机制环节,做好危机干预。与专业机构签订交流、学习和转介协议,做到校园与社会相结合;与学校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相衔接,做到心理咨询和医院临床治疗相结合,为心理危机学生的筛查、鉴别、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河南中医药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