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开幕式
核心提示┃ 4月15日~16日,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市召开。此次论坛以“拥抱变革、创造价值——应用技术大学的使命与挑战”为主题,吸引国内外600余名嘉宾、学者参加。
“国家高水平的教育国际论坛在驻马店举办,是对河南教育的激励和鼓舞,对促进河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副省长徐济超在致辞中说,河南是教育人口大省,实现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发展,特别需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转型。下一步,我省将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启动实施示范性应用技术高校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把高等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改革推向深入。
【院士 王梦恕】河南应打造一所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虽已年近八旬,他却依然活跃在我国各项隧道建设的现场。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作为首位演讲嘉宾登台,与大家分享了“中国制造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中国高铁为例”。
在他眼中,衡量一所好大学的标准,不是看有多少实验室、楼房及发表多少论文,而是看学校能培养出多少人才、为国家做多少贡献。
“现在有不少学校培养出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时,感到无从下手,是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王梦恕说,还有一些地方高校,沿袭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不合理的专业指向和就业导向,与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难以吻合。对此,他建议,全国12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至少应该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二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河南的地方高校更应该转型。
王梦恕建议,未来高考模式应分两座桥,一座是研究型大学,而另一座是应用技术大学。
“我们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应该做到世界一流,河南更应该如此。”王梦恕说,河南的学生都很刻苦,能吃苦,河南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上探索了很好的经验,在河南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是有条件的。
除此之外,他建议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强调实践动手、社会活动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训实作的课程和课时;师资队伍建设要针对“应用型”,通过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深入一线、积累实践经验,让教师既能讲授基础理论,又能传授实际技能。同时,不拘于资历和学历,大胆从业界和企业聘用有一技之长的专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副总裁 陈健洲】“硅谷模式”是产教融合世界样板
“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健洲给大家带来“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演进”讲座,一上来他便抛出这个问题。
陈健洲强调:“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来讲,教育体制、学习系统、思维模式进步有多快,经济发动机就能转多快。”因为不断的变化,一部分老师不了解如今企业的需求,无法给学生明确、具体的指导。陈健洲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以电子方式沟通,无疑是架起学校和企业桥梁的最有效方式。
“这样教和学相互促进,产教更好融为一体。”陈健洲说,实际上“硅谷模式”就给全球提供了一个样板——产业里有最好的高校、最好的创业环境和企业,还有很多创新政策支撑。
陈健洲透露,河南是产教融合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试点学校申报最积极的省份,他们近期计划与全国30家院校进行合作,在我省选择三家,包括黄淮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和南阳理工学院。他说:“我们将就互联网、网络、信息类产品在农业、矿业等行业的应用开展深度合作,未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合作方面也会派工程师团队,给予全方位的支撑。”
(记者 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