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在乡村

22.07.2014  11:29

      开栏的话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往今来,在广大农村,一直传承着孝老爱亲、邻里互助、践诺重义、知恩图报、自强不息、敬畏自然等大善大德。当今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值得大力宣扬。为此,本报记者深入各地农村,走近典型人物,倾听感人事例,采写鲜活报道。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善乡村”专栏,陆续刊登相关稿件。今天刊出的是本报编辑部文章,敬请关注。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勾勒了东方大国的价值追求、华夏社会的理想信念、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引发了广泛热议,赢得了强烈共鸣。

      美好的价值图景已绘就,关键是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形成‘向上的力量’和‘向善的力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以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传统善文化的滋养。而乡村大善,不仅是传统善文化的生动实践和突出成果,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关键链条和活跃基因;不仅是中华民族最深远、最刻骨的“美德记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最重要的道德内核。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深入挖掘乡村大善精神、充分汲取乡村大善营养、大力弘扬乡村大善美德,从而养成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凝聚万众归心的价值共识,打造崇德尚礼的社会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统善文化的根脉在乡村

      有人说,只有将一种精神内化为人的价值观念,外显为大众的普遍行为,它才能持久不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营造一种精神延续的“社会场”。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善精神延续的“社会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大力弘扬。

      大善文化的原产地在乡村。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也孕育了中国大善文化的根脉。从农忙的自发互助,到左邻右舍的相伴守望,不仅提高了耕种效率,还形成了互相帮扶、和睦相处的友善美德;从“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到“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农耕经验,还给世人传递了一种敬天重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从缘起于农村、后被广泛流传的“二十四孝”,到互相谦让、邻里和谐的“六尺巷”故事,不仅使乡村的仁孝高义永成佳话,还为丰富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纷繁多样、各具特色的鲜活资源。完全可以说,乡村大善文化不仅是中华大善文化的重要一脉,更是中华大善文化源头最清澈的一泓甘泉。

      大善文化的根据地在乡村。历经千百年的熏陶,中国乡村已成为了大善文化最坚定的根据地,中国农民已成为大善文化最坚定的传承者。回顾近代历史,“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奇迹”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都离不开万千坚守大善情操的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农民用小米滋养了革命战士,用小推车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默默奉献、敢于担当的农民节衣缩食,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原始积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农民筑牢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坚定基石,托起了中国制造、中国崛起的梦想和奇迹。农民,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用点滴的平凡与普通,对大善作了最真实、最有力的诠释。

      大善文化的集中地在乡村。当我们的视野投向一片片广袤土地、一个个小村庄、一位位朴实农民之时,就会发现有那么多震撼心灵的故事,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譬如在汶川地震救灾中涌现的唐山农民救援队;譬如在北京“7·21”特大暴雨中自发救人的150多位农民工;再譬如一诺千金、宁肯散尽家财也决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湖北“信义兄弟”,等等。他们是中国乡村最平凡、最朴实的一群,但是他们又是最生动、最亮丽的一群。他们以自己最纯粹最善良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力量,书写了平凡人对信义、担当、良心、大爱的坚守。

      也许,世人会感叹,为何乡村大善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其实,来自乡村的一个一个大善典型已告诉我们,善念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善举也从来不是深思熟虑后的行动,善良总是在点点滴滴,在自然而然,善良是善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当我们不用思想挣扎、不用斤斤计较,便能伸出一双手、献出一片爱,那么大善精神就已在我们心中茁壮成长。

      时代呼唤乡村大善精神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威。今天,发展起来的中国,不同以往。经济崛起中的烦恼,社会转型中的困惑,带来的是各种思想观念的冲撞交错,各种价值取向的集中呈现。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如果没有道德伦理的“准绳”,没有价值取向的“定位”,没有向善精神的“调适”,我们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今日的中国,不仅乡村本身要传承弘扬乡村大善精神,全社会都要关注乡村大善,从乡村大善中汲取道德营养,积蓄道德力量。

      这是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物质贫乏不是美好生活,精神空虚、道德丧失更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含双重维度,既意味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的社会建制,也意味着遵纪守法、崇德尚礼的社会生态。但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要让生活更美好、更有品质,更有幸福感,就必须升腾起国人的家国梦想、凝聚国人的价值共识。而梦想的升腾、共识的凝聚,离不开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离不开传统美德的化育和培养。乡村大善文化是连接中华美德的精神纽带,其中“重孝悌、讲友爱、守诚信、尚感恩、敬自然”的乡村善德,是中华先民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养分。因此,将乡村大善美德纳入到制度建设中、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深入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真正让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我们就能打造经济和精神发展的双高地,也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

      这是转型社会对文明风尚的呼唤。浮躁的心田需要美德滋养。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丧失诚信、见利忘义的现象,虽然是一些人的道德修养不高所致,但最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他们缺乏核心价值观的支撑,缺乏向上、向善的力量。而从乡村传统文化中提炼、总结、升华出来的“敬孝爱亲、邻里互助、践诺重义、知恩图报、自强不息”等大善美德,就是我们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养料、形成高风大德的最佳起点。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的中国,尤其需要这一乡村大善文化来强化亿万国民在各种物质诱惑中的道德定力,来增强我们国家在现代化浪潮中的道德活力,来提高全社会在转型发展中的道德调适力,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绵绵不绝的承载力和驱动力。

      这是文化发展对人性本善的回归。《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告诉我们,人人皆有恻隐之心,有好善好德之心,有助人为乐之心,这是人的本性。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凝聚起56个民族、13亿多人“一个家园”的归属感,根源就在于我们共同坚守“性本善”的理念,这是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这是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美德基因,这是中华民族绵延已久的精神底线。因此,阔步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必须把文化发展的“发达根基”深植于乡村大善文化的沃土中,整合其资源,提高其影响,增强其魅力,从而塑造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品牌,再续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坚守乡村善德精神,复兴乡村善德文化,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在,也是我们建设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和关键一环。

      让乡村大善发扬光大

      如何把乡村大善的理念,投射到现实生活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影响力,汇聚成扎扎实实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因此,我们在深化和拓展乡村大善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新部署,以理论创新丰富大善内涵,以舆论引导营造大善氛围,以机制完善保障大善践行,从而让乡村大善扎根华夏沃土。

      关键是要加强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大善文化新内涵。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乡村大善文化,我们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发展地进行创新。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古老乡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美德内涵,摒弃其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另一方面,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新道德赋予乡村传统大善文化的时代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大善基因与当今时代新要求相促进,与当代社会新变化相协调,与当前实践新需求相适应,不断丰富乡村大善的时代内涵,不断激发蓬勃的乡村大善文化发展活力。

      重点是要加大舆论引导,不断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能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引导全体公民积极践行大善精神至关重要。一是要找准乡村传统美德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力唱响正气歌。二是要发掘和发现我们身边的“道德资源”,传播我们“身边的感动”,让人们真切体悟到真善美就在身边,从而看到希望、受到鼓舞,逐步涵养传递爱与善的自觉。三是要坚持典型引领,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楷模评选活动,使乡村先进典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头羊,从而激发全社会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根本是要加快制度构建,不断形成重善尚德的正向机制。有善举的人是吃亏还是吃香,与整个社会的制度体系有着很大关系。首先,要把乡村大善精神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之中,融入行业的规章制度、文明行业创建、服务承诺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其次,要建立健全挖掘总结、传承发扬乡村大善的激励机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乡村大善,投向草根仁德。再次,要把重视向善的人、重用向善的人作为一种理念来倡导、一种要求来落实,真正使道德高尚的行为受到肯定、受到尊敬、受到褒奖,切实推动形成推崇善、践行善、发展善的制度保障。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道德困惑;每个时代,又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今天,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我们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巨。但涓流汇海、垒土成山,我们相信,只要每个公民都把握好崇德向善的人生之舵,就定能积小我为大我、集小气候为大气候,树起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