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

18.09.2015  12:19

岩画野牛

岩画猛犸象 赵评春摄

近日,黑龙江省文化厅召开大兴安岭岩画调查与北山洞遗址考古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2年至今,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大兴安岭岩画调查与北山洞遗址考古发掘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大兴安岭岩画的发现,初步证明了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地,填补了黑龙江省早期人类历史研究空白。

岩画纹样以人和动物为主

大兴安岭是我国古代鲜卑、室韦、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发祥地和繁衍生息的地方,遗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考古学者曾在大兴安岭漠河与满归一带的深山里,发现“交唠呵道”彩绘岩画。

2012年10月,在大兴安岭人迹罕至的山峰岩壁上又发现大量彩绘岩画,黑龙江省文化厅委派省考古研究所组成岩画考古队,开展相关调查工作。经过2012年至2015年的考古调查,在东起呼玛沿江乡狐仙洞,西至漠河西北的仙女洞岩画地点,北起黑龙江边的绥安站小黑石砬子“凤凰”纹样岩画,南至八十八岭岩画地点约16.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现31处岩画点、1850余幅彩绘岩画。

大兴安岭岩画大多分布在人类活动不易到达的群山深处、相对凸立的山峰“石砬子”的岩壁立面上。大兴安岭所发现的史前岩画,全部为红褐色彩绘岩画,颜色深浅与其暴露朝向、风雨侵蚀程度不尽相同有关。颜料当属于人为调和富含铁锰等原料的红色黏合颜料,人工直接用手涂绘。岩画纹样主要有三类,以人物和动物为主。第一类是人物纹,有单人的、双人的、三人的和多人的,人物形态主要为双腿并拢或叉开,多数双臂平伸,有些人物可以分辨出男女之别。第二类是动物纹,有狼或犬、马、野猪、鹿、虎、飞鸟(似龟形)等图案。此外,还发现有一条“S”形,头上排列有四个立角状的“”纹纹样。第三类是相对比较抽象的日、月图案等。

文化层堆积提前至距今8000年

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碧水镇北的北山洞遗址考古试掘也取得了重大收获。2014年7月下旬,考古队执行领队根据该洞地理位置,以及洞口仅见的残存彩绘遗迹,认为该洞内应该存在重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存,提出应该将此地当代坟墓迁出异地安葬,并进行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工作。

北山洞山岩凸立裸露,属于天然“石砬子”。该洞穴为地质时期自然形成。洞口在晚期文化层形成后,需爬行进入洞内。经试掘,洞内文化遗存以洞口处较为丰富,地层堆积比较明确,共分8层:其中,第2层为鲜卑时期文化层,出土有夹砂黑褐陶片、铁镞、铁针、料珠遗物;第3至6层为新石器时期文化层,出土大量石片、石核、石叶、石刃、石镞、水晶料、玛瑙珠、玉石管饰等遗物。考古专家根据碳-14测年,可以确定将洞内洞外文化层堆积提前至从距今8000年开始;有一个木炭样品(第8层)获得距今11500年的结果,但因为只有一个样品,一万年前是否的确有人类活动,要进一步补充相关数据,进一步考古发掘才可以确定。

专家表示,通过北山洞遗址的发掘,确认遗址内至少包含鲜卑时期和新石器时代的两大阶段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确认新石器时代遗存在大兴安岭地区首次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兴安岭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的构建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珍贵岩画自然损毁严重,公路、铁路建设、森林采伐、旅游探险等人类活动对部分岩画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损毁。为此,考古人员将对北山洞遗址做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继续做好大兴安岭岩画调查,并着手进行大兴安岭岩画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工作,通过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确定大兴安岭岩画之间的空间关系。 (记者 张进中 光明网记者 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