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聚焦“农耕时代的最后一个壮举” 艺术再现红旗渠的基石精神
4月18日,由我校出版社与河南省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焦述《红旗渠的基石》出版座谈会”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谭福森以及知名作家田中禾、李佩甫、焦述、乔叶等出席座谈会,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云鹏致辞,座谈会由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何弘主持。
《红旗渠的基石》一书由我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河南省文学院专职作家焦述。本书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入选国家2016年主题出版的项目,2015年入选“中原人文精神系列工程——文艺精品工程”重点项目,也是河南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中国原创文学出版重大图书项目。
该书是一部以红旗渠建设者为对象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多年来,焦述多次深入林州偏远的山区采访,从而取得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创作出了一部描写最草根、最基层的红旗渠建设者的报告文学。在内容上,焦述在参加红旗渠建设的七万人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八十人左右,一一为之树碑立传。作者通过对这一系列人物生平事迹、语言细节的描述,热情讴歌了他们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默默奉献不图回报的人生观念,迎困难而上遇荣誉而让的高尚品质,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可歌可泣的壮伟场景,深刻地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深刻丰富的内涵,是红旗渠题材文学创作的新开拓。
张云鹏致辞时说,《红旗渠的基石》是一部厚重的史诗般作品,在同类作品中具有开拓性、创新性。他认为,在艺术追求上,这部作品有浑厚的史诗感。作者将红旗渠的诉说放在历史语境中,从纵向延伸来讲述它的来龙去脉,揭示它真实的历史成因,并将红旗渠的建造与人们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从横向的展开来描绘它的精神风貌,刻画它的气质底蕴,从而使作品展现出大气浑厚的史诗风范。
座谈会上,与会领导、专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论述了《红旗渠的基石》的出版意义和价值。大家认为,《红旗渠的基石》以全新的角度,通过一个个活灵活现、生动具体的人,把大量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建设者作为“红旗渠的基石”,一一为之树碑立传,深度发掘了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对当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谭福森说:“这部颂扬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是我省文艺创作的又一高峰,对于解决弥补信仰缺失、抑制道德滑坡、扶正价值观错位、拨乱反正历史虚无主义等问题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它像一场及时雨润泽了人们干渴的心灵大地、传播了引领方向的正能量、弘扬了蓬勃向上的主旋律。”
著名作家李佩甫认为,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基石”二字。红旗渠精神也好,太行山精神也好,重在基石。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历史,但为什么生生不息?因为中华民族有一种非常好的传统和精神,这就是“基石”的问题。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和支柱。
著名作家田中禾说,红旗渠工程是人类农耕时代的最后一个壮举,是用双手、用肩膀、用锄头修出来的,因此注定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此前,人们理解的红旗渠,更多的是人定胜天、艰苦奋斗,而焦述的这本书,从个体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突出了个人的价值和作用。
省作协副主席乔叶说,焦述老师思考得很深入,他功课做得充分,所以他能够在这本书里传达修渠人的现状以及他们的精神传承,就像红旗渠的水能够流到今天一样,你能感觉到他们的血还是热的,他们能够照耀我们,提醒我们。人们常说,在一个作者的笔下,所有的历史都是放大史,所有的旧事其实都自有深意。“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耀过去,照亮人心。”乔叶说。
何弘认为,《红旗渠的基石》所描述的太行精神,说到底就是中原精神,而如何发扬这个精神,如何重塑这个精神,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印证。何弘说,《红旗渠的基石》提供了一个文学规范,带给人们一个非常好的启示,就是应该自觉关注这些时代壮举,关心人类的命运,这有助于重塑人民的精神。
王守国对会议作了总结,认为关于红旗渠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多,而《红旗渠的基石》则是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场景还原了当时的建设历程,作品中蕴含了独到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