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稳增长保态势抓落实”系列述评之二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腾飞之翼和百姓福祉所在。
6月29日,由中国发起成立、拥有57个成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正式签署协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领域。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河南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与担当?不久前,河南代表团前往波兰、卢森堡和塔吉克斯坦三国进行访问,深化我省与波兰、卢森堡打造铁路、民航“双枢纽”的发展战略,成为中欧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新载体”。
“加快推进重大基础性工程,既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保态势的必要措施,更是增创优势、增强后劲的战略举措。”在省委书记郭庚茂看来,郑州航空港和“米”字形高铁是支撑河南未来发展最大的王牌,要尽全省之力拼上去,努力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
“筑巢引凤”打造一流投资环境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你追我赶,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关口的河南,更需要通过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原“崛起”。
7月的一天早上,迎着兰河边温润的晨风,坚持晨跑的杜炳林,正享受着人在画中行的惬意和舒适。作为2年前来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移民”,他目睹和体会着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被越来越浓郁的“都市感”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强烈吸引,对自己选择的这片热土信心满满。
便捷的交通方式、完善的生活保障、美丽的城市面貌,是吸引和凝聚发展要素的重要“砝码”。这片曾经沟壑纵横、杂草丛生的城郊地区,如今已然蝶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发的城市经济体。截至2014年底,港区路网与连接区外道路得到了快速推进,水、电、气、暖、污水处理已能够初步满足发展和生活需要,常住人口超过50万。
一个产品占领市场要靠品牌,一个地区要树立形象、提高知名度,也要靠品牌,这个品牌就是城市,就是城市形象、城市特色。基础能力建设上去了,就会为发展辟出新天地。
拥有中西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的郑州航空港,如今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两年来,港区基础能力建设的突飞猛进,更引来了外地客商的青睐。UPS来了,德铁信可来了,卢货航来了,微软来了,就连马云也循着商机来了……这里,恍如30年前的深圳,到处是激情和干劲。
项目落户,基础先行。路网、水网、气网、电网、通信网均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钢筋铁骨”。一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得天独厚的区域、交通条件,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的“革命”,都是吸引富士康和“马云们”布局河南的根源。
我省正在大手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也提出,要加强现代交通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水利支持系统、能源支撑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人力资源强省等六大基础建设,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直接间接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所组成的综合条件。实践反复证明,发展环境是形象,是资源,是生产力,是竞争力。”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认为,发展环境不仅指企业的投资成本和经营条件,使投资者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和发展前景,而且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但为中原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和便利,更成为吸引“凤凰”来栖的“梧桐树”。
交通优势“拼”出发展新王牌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就要有国际化的平台作支撑,必须具备一个和世界“互联互通”无缝对接的开放通道。
交通,自古以来就是区域发展最为重要的比拼点。
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将提供创纪录的131亿欧元投资“连接欧洲基金”计划中的276个交通项目,主要为铁路、内陆水路项目、港口升级项目等。
郭庚茂近日在出访欧亚三国时,每到一个国家介绍河南省情时,言语中都少不了“交通优势”这四个字。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都坚持一个重大决策不动摇: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区位优势,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我们如何将交通优势转化为无可替代的发展王牌?
2013年7月18日,郑州—汉堡开通铁路货运班列,一条“陆路丝绸之路”连接中欧;2014年6月15日,郑州—卢森堡开通航空货航航班,一条“空中丝绸之路”贯通欧亚。未来,我省与波兰将通过实施铁路物流“双枢纽”战略,使双方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而郑卢“航空双枢纽”已经谱写出国际民航界的佳话,成为河南融入“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一带一路”的大棋局上,我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出“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的新思路,打造“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撑点。以“上天入地”贯通亚欧物流大通道的实际行动,下了一步漂亮的先手棋,站在了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舞台上。
当航空、铁路“双枢纽”解决世界物流通道之际,能够夯实河南铁路枢纽地位的“米”字高铁网络也正在从“四通”变为“八达”:郑徐客专河南段累计完成总投资的64%;郑万高铁实现境内点式开工;郑合高铁项目预可研报告通过铁总评审;郑济铁路正在进行方案研究。
从航空到铁路、从公路到水运,不断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日益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在助推河南成为连接东西、辐射周边的重要支撑平台。
当前,我省开放条件日趋完备,使中原能够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们拥有航空、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开放平台健全完备,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大通道,架起内陆开放“大桥梁”。举全省之力将交通优势“拼”成无可替代的发展王牌,将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提升河南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境界,为全省经济发展带来开放的新场景、新未来与新希望。
承接转移强健工业“筋骨”
开放的河南“一招应多变”、“一举求多效”,正搭建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舞台,源源不断吸引优势产业集聚,强壮着河南工业根基。
“工业是河南经济的主导,近年来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主体支撑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改变。”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主任王照平表示,在当前工业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增强紧迫感,提振精气神,根据轻重缓急,列出一些近期必须抓好的大事要事关键事,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在做好存量提升的同时,更要做好增量的补充,保持工业合理的增速,夯实工业基础势在必行。
如果把基础设施建设比作“垒鸡窝”,那么下蛋的鸡就好比企业,孵小鸡就好比新项目。没有项目支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工业基础必将会削弱。
6月26日,上海浦东新区嘉里大酒店嘉宾云集,河南元素闪耀申城。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吸引了数千名客商,299个项目签下2670亿元“大单”,上海优势产业加速向中原“涌动”。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项目集中签约,这一个个代表制造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项目,必将助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产业转移“转”来新天地。7月7日上午,走进伊龙集团洛阳龙基铜业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年产3万吨精密铜材加工生产线正在调试。伊龙集团董事长范振国介绍,这也是从上海“承接”来的项目,倒逼公司从传统产业向新材料新技术产业转型。
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相继落户,为河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截至5月底,全省1501个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74亿元,仅1至5月份就累计完成投资952亿元,河南工业“筋骨”更加强健。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转型升级发展,既面临传统支柱产业正在消退的压力,同时也面临新业态、新主体蓬勃发展的机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认为,“河南把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街)等基础性平台建设当作重要抓手,加快了河南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在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洛阳华中铝业年产15万吨精密铝材加工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加紧建设。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中部六省最大的高档铝工业型材基地,一些特殊用途的铝合金管棒材将替代进口。
正是在产业集聚区里,我省工业创造了众多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产业集聚区撑起全省工业“半壁江山”,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加快,高出全省工业增速3.9个百分点。
强化基础培育优势,河南发展未来可期。(记者 王磊 董娉 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