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人物】一个人撑起文化站
“王站长出力大,他这些年也特辛苦,没经费就用自己的钱搞文化。”
“如果不让他搞文化,我觉得他一定会很失落。”
他就是王行军,河南省嵩县白河镇文化站站长,他一个人撑起了一个文化站。
1986年,白河镇的文化专干因病去世,后调入的两名外乡文化专干因山高路远、工资微薄而先后辞职离任,镇里的文化活动处于瘫痪状态。那一年,30岁的王行军,因为脑袋活、目光远,率先组建私营汽车运输队,成为当地“万元户中的万元户”。
时任白河镇党委书记赵天民在与王行军接触后,发现这个事业有成的小伙子不仅热衷于资助当地的文化活动,说、写、唱、跳均有“几把刷子”,便希望王行军接手空了半年的文化站。在拒绝了两次邀请之后,王行军拗不过领导和乡里人的热情,决定挑起文化站站长的大梁。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干,就是28年。
上世纪80年代的乡级文化站一贫如洗,只有一张两斗桌和一把椅子,王行军将其形容为“老鼠进去转三圈都含着眼泪出来”的单位。可正是在这狭窄的空间,王行军将基层文艺工作办得有声有色。自打上任的那年起,每逢重要节日,他都要设法组织文艺活动,组建民间表演队,把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小品、快板、三句半等节目搬上舞台。
为了让山里老百姓看到更高层次的演出,王行军常自费邀请外地的知名剧团来镇里演出。
1995年春节,洛阳实验豫剧团来白河唱戏,王行军预付了万元戏款,谁知只唱了一出戏,天就下起鹅毛大雪。交通阻塞,剧团唱不成戏,也没法离开,王行军索性把全团68人领回家,在小院里垒起大锅煮饭,这一吃就是17天。
农闲时节,观看演出不仅是为凑热闹,更成为当地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都爱听戏,特别是我们河南人,一听是要唱戏,村民们马上就会搬出凳子,去占座位。”常年追随父亲王行军流动演出的王巧燕告诉记者。
然而,老百姓逢戏必看的热情,在无形中也给王行军戴上了“办不好文化就是失职”的紧箍咒。由于只有少数活动得到资金支持,王行军不得不自掏腰包解决经费问题,当年的“万元户”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和卖车所得的10多万元,甚至为了偿还举办活动所欠下的债,还变卖了部分家具家电,但对他来说,乡亲们的欢笑就是最大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