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经济”助力山区脱贫

22.03.2017  14:25

      一个概念的提出,不仅带来本地种植业结构的变革,还带动上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昔日太行深山间的乱石坡,如今已是花香四溢、果林遍野的“花果山”。这是3月21日记者在林州市听到的事。

      地处太行深山区的林州,有山岗坡地200多万亩。这些山岗坡地土薄石厚,干旱贫瘠,过去大多荒废,个别地方被农民开发出来种粮食,收益也很低。2012年林州市提出了“坡地经济”的概念,并出台发展“坡地经济”实施意见,共拿出4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各乡镇发展经济林、中药材、小杂粮及畜牧业等“坡地经济”。

      “坡地经济”的实施,吸引大批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回乡种地开荒。崔保丰就是其中一员。

      43岁的崔保丰高考落榜后在外地做运煤生意,积累了一定资金。得知家乡实施“坡地经济”后,便回到河顺镇官庄村办起了万盛家庭农场,流转坡地400亩种核桃。由于核桃树不能当年挂果,他就采用药果间作法补种菊花来提高土地收益。没想到,核桃还没收入,菊花种植反而发展成了农场的主导产业,每亩金菊的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尤其是金丝皇菊每亩收益达5万元。如今农场深加工的金丝皇菊茶畅销北京、上海、深圳和江浙地区。

      万盛家庭农场菊花收益高,带动周边农民种植500多亩菊花,很多贫困户也因此脱贫。51岁的贫困户牛明喜下肢有残疾,家中父母老迈,无法外出打工。万盛家庭农场办起后,他将自家的耕地和山坡地流转给农场,每亩能得到500元的流转费,还在农场看门和干清洁,一年能挣一万多元工资,去年年底实现脱贫。

      如今发展“坡地经济”已成为林州山区农民的共识。各乡镇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过去单一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改为种植核桃、菊花、中药材、优质小杂粮等适合山岗坡地的作物,并创出了一批品牌产品。“洪河小米”“东岗核桃”“东岗花椒”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产品升值、农户增收。

      素有“菊花之乡”的茶店镇发展菊花产业,全镇种植菊花1.5万亩,并开发出“太行菊”品牌茶叶系列产品。每逢秋季,这个昔日茶马古道上的小镇,满山菊花怒放,一片金黄,再现“以菊为茶待远客”的景象。东姚镇发展小米种植,39个村种植优质谷子2万亩,带动周边6000多户农民致富。

      “坡地经济”富了乡村,也绿了荒山,催生了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农家乐”旅游。目前,林州全市“农家乐”数量已超过580家,去年实现营业额2.3亿元,带动就业4000多人。

      山岗坡地成为农民致富的“花果山”,寸草不长的荒石头山也成为抢手货。林州在荒石头山上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对全市7400多个贫困户全覆盖,每个贫困户每年能增收3000元。林州市委书记王军说:“‘坡地经济’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为当地百姓建了个绿色银行。未来,林州将继续推进‘坡地经济’,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