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坐公交跑遍郑州 94岁老教师成“活地图”

17.04.2018  06:10

 

郑州公交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郑州市公交线路有342条,线路总长度4781.1公里,在中心城区,已实现了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

涂金声在介绍他整理的记录本

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摄

郑州上世纪60年代的公交车,显得有些笨重

郑州上世纪70~80年代的1路公交车

郑州上世纪80~90年代的公交车,在马路上格外引人注目

河南商报记者 吴智星 实习生 刘远怀/文 公交公司供图

走在郑州街头,到处车水马龙。“大爷,去飞云路坐几路车?”一年轻人问。“飞云路在哪儿?”看着眼前问路的年轻人,涂金声一脸茫然。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飞云路并不存在),94岁的涂金声选择坐公交出门,看看郑州的新发展,遇到新地名,他会记录下来,以备“给人指路”。他说,活在郑州一天,就想帮助别人一点。

曾是地理教师的涂金声,从1952年开始记录下所有学生的信息,并登记在册。退休30多年来,他时常会坐着公交车去看望曾经的学生。

【故事】

为帮别人指路 老人坐公交熟悉郑州

涂金声是郑州八中的退休地理老师,初次见到他:满头银发,双颊凹陷,脸上挂着一副老花镜,虽已步入耄耋之年,步伐还算稳健。老人女儿说,到了晚上,他还会在家附近的广场上跳跳舞。

涂金声的书桌旁,挂着一幅旧的郑州市标准地名图。“年龄增长,眼老花了,我看不清楚。”因此,当去公园逛的时候,涂金声从推销房子的人手中要过几张地图,“这个地图字大,可以看清楚。”

涂金声喜欢坐着公交车在郑州四处转,问起缘由,他说:“我担心别人向我问路我不知道,等把郑州转熟悉了,以后也能为别人指路。”

北到杲村,南到港区,他都去过,为了搞懂商务内环外环,老人在郑东CBD跑了好几圈,“那地方太绕”。

高云路、龙湖侯庄……遇到陌生的路名、地名,他会下车问附近的居民,为啥叫这名字。涂金声会把新地名、路名、说话的人、说话时间等用笔记下来,回家后再加到册子里,做成目录索引,“万一忘了地名,还能通过时间、人名记起来,也是为了好找。”

涂金声说,“比以前,郑州扩大了几十倍,自己腿脚不便,只有依靠公交出门,才能对郑州尽量熟悉。”

【感谢】

重点“探索”郑南区域 与80路公交结下友谊

近几年,涂金声重点探索南三环、南四环一带的区域。家住纬三路经五路口附近的涂金声,每次出门会坐27路公交车,然后在城东路上换乘80路车往南去。

涂金声说:“司机很不容易,总给他找座位,开车紧张得很,特别是遇到不注意交通安全的汽车时。”

久而久之,涂金声和80路公交车车队的工作人员都成了朋友。他经常给司机写感谢信,“一定要保全身体,在休息时要加强对颈腰椎的锻炼。”他还把自己觉得好的养生报道剪下来,送给公交车长和调度员。

涂金声为了鼓励车长,专门给郑州公交总公司总经理巴振东(涂金声的学生之一)写信:“他们日夜辛苦,为旅客们安全担心受累,我个人能愉快地和亲友们见面,能活到94岁,是和他们的帮助分不开的,特请转达我的心意。”

80路车的终点站在花寨,这里也成了涂金声常去的地方。有时,怕打扰车长们休息,他会径直到场站院里的公交党校门前“静养”,“那里环境宜人”。

【原因】

记着所有学生的信息

退休后坐公交看望学生

涂金声感谢公交,很大原因是“让我可以去看我以前的那些学生”。

1952年,八中当时的校长让他用卡片记录学生信息,觉得卡片不方便,容易丢,他就用本子记。

他有几个本子,上面都是他教过的学生的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年级、毕业时间。

因为人数太多,老人专门以姓氏首字母为序,和记地名一样,做了目录,方便索引。

记录方便了涂金声家访。1957年,班里来了一个姓宋的学生,家住杲村。

当时交通不发达,涂金声只好步行前往学生家中。

刚走进大门,涂金声看到,学生父亲头发都已花白,从地上一粒一粒收着粮食,“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学。”从那时候,涂金声就下定决心:“要好好教学,不然对不起这些劳动人民。”

现在,涂金声根据本子上的记录,还会去看望曾经的学生,但随着时间流逝,能找到的学生愈来愈少了。

【发展】

以前郑州公交车只有8台

如今郑州进入品质公交时代

这位94岁的老人见证了郑州的发展。

1944年,涂金声考上河南大学。大学期间,他学习同学,养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而后,他前往三门峡代课。1947年,他来到郑州,后在八中任职。

涂金声印象中,初到郑州,郑州只有火车站一片,最好的街道是大同路,“当时的大同路是石子路,其余都是土路,无风三层土,有雨满街泥。”

1950年,涂金声领着学生沿着北大街前往燕庄做宣传,“因为是土路,所以一路都是灰尘。”

改革开放前,郑州的公共交通远没有现在发达,1954年郑州公交公司成立之初,只有8台车。1977年,涂金声带领学生去南郊看地形,到了晚上没有公交车,差点坐同学家的拖拉机回家。

到了1979年,郑州开通“大辫子”电车。“我就坐着2路车去火车站,然后再坐火车去新乡代课,多年都是在郑州市区里走,这才可以看到农村的大好形势。”涂金声说。

如今,曾经灰尘漫天的燕庄早已成为繁华富庶之地,金水路上车流不息,日夜通明。站在燕庄东西南北望,东区拔地而起,寸土寸金,贾鲁河开始治理,滨河区或再现繁华,港区俨然成为发展新星……

【提升】

车型更迭,线路优化

公交服务品质在提升

涂金声在感谢信里写道:“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与他最直接接触的,可能就是经常坐的80路车,而后者早就从烧油的车换成软皮座椅的纯电动车型。他经常去的花寨公交站,目前是郑州市规模较大的公交车充电站之一,可满足188台新能源车同时充电。而郑州公交也从创立之初的8台车变为6180台(截至2017年底数据),在提倡绿色出行的新时代,新能源公交车有5667台,占比达到91.7%。

郑州公交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郑州市公交线路有342条,线路总长度4781.1公里,在中心城区已实现了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

郑州公交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郑州已形成快速线路、主干线路、支线路、微循环公交等四维公交线网,此外,定制服务、通勤班车、夜班线路等多种生产组织模式,也大大丰富了市民出行多样化需求。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10多年来,郑州公交平均年购置新车500多台,年均新开线路20多条,使郑州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8标台。

从1954年开始,车型更迭,线路优化,如今,郑州公交全面进入扫码乘车时代。基础设施在变的同时,服务也在提升,出现郑州104路排队乘车的城市默契,涌现出徐亚平、曹瑞娟、苏海清等一大批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公交服务正在由“满意型”向“感动型”转变。

公交的发展就和郑州的发展一样,在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的同时,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