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间“淘金”
■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陈胜伟
“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教授来到我们村,村里的香榧产量翻了一番,品质也提升了,农业生产确实需要技术支持、科学管理。”说起今年的香榧大丰收,浙江省宁海县黄坛镇香榧种植大户王小军喜不自禁。
浙江农林大学近10年来在省内外80多个县市区完成绿色科技推广项目1300多项,在青山绿水间已经创造了数百亿的绿色GDP。“学校近年来加强绿色生态科技的研发,助力农民在绿水青山间‘淘金掘银’,有的项目还起到保护环境和生态修复作用。”该校校长周国模说。
扶农专员,手把手教农民富起来
遂昌是林业大县,由于缺乏科技能力,农民守着“绿色银行”难致富。
浙江农林大学的竹类研究专家方伟等人来到遂昌后,对竹林土壤进行分析,然后教给当地竹农笋竹培育的新方法,详细说明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用自然水源在竹山建造蓄水池,对竹林进行科学的水分定量管理……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竹农们开始采用大学专家的技术,他们意外地发现,换了一种肥料、换一个时间施肥,冬笋的产量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原本过年时候才有的冬笋,提前到10月底就可以上市,而且产量更高。
“大学老师的技术就像点石成金术一样,让我们竹林里的笋越长越多了。”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叶坞村的竹农邓金发说,他家冬笋每亩产量550多公斤,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更让竹农们欣喜的是,方伟长期蹲点在当地,遇到技术难题第一时间就能找他问诊。原来,从2008年起,浙江农林大学就与遂昌县正式签订协议,在全省率先启动法人科技特派员工作,这些扶农专员带着当地农民逐渐富起来。仅2014年,遂昌竹产业的产值就超过12个亿。
浙江农林大学所在地临安,是我国的山核桃主产区。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从种植加工到储存销售,为山核桃产业提供一条龙的科技服务。
山核桃树高采摘难,黄坚钦教授经过10多年研究,让山核桃树长得更矮、品质更好、产量更高;山核桃网络销售刚起步,电子商务教师就指导农民做网站、当电商。仅昌化镇白牛村就有40多户村民开了淘宝商铺,去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充分调动各个学科的力量助力农民组建绿色产业群、产业链,就能获得更好的规模效应,形成一个个特色产业品牌。”周国模说。
据了解,该校的专家们不仅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相关经济林的种植、养护、加工、储存和销售助力,还积极发挥经济管理、文化艺术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力量,通过帮助当地建设香榧文化馆、山核桃文化体验馆、打造高端品牌等方式,为相关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生态卫士,“淘金”不忘护绿林
临安市昌化镇后营村朱福民家承包经营了130亩毛竹林,以前光靠经营竹林收入一般。这两年,在周国模教授研发的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碳汇交易体系等技术支持下,开始尝试以每吨30元的交易价格进行碳汇交易,销售给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以及有关单位,额外赚到了4000多元。“有了碳汇技术支持,保护环境也是钱,经营好竹林既能多挣钱,又能保护环境。” 朱福民高兴地说。
在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浙江农林大学始终守住一根红线,那就是“破坏青山绿水的产业不能要”。近5年,学校共承担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课题3300余项,其中就有不少绿色生态科技课题成果。在这些成果的支撑下,学校避免了“产业污染”,开展科技服务的同时也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
庆元县贤良镇地处大山深处,生态环境优美而经济发展落后。浙江农林大学选派朱铨等专家,实施淡水养殖、锥栗、高山蔬菜等帮扶项目,形成了种、养、游结合的经济新格局。农民富裕了,也越来越重视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村民周根材说:“现在想明白了,保护好生态就是挣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