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题和破题间攀登“一流高峰”

07.02.2016  04:42
原标题:在立题和破题间攀登“一流高峰

  ■通讯员 孙宏志 卢庆雷

  12月7日,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先后公布,广东省新增的三位院士王迎军、吴清平、孟建民均来自同一所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在外人惊叹该校取得荣耀的同时,华南理工人自己看到的却是在高水平学科建设道路上执着的探索与付出。

  从参差不齐的学科发展瓶颈到探索多学科协调并进的学科体系,从借力传统师资资源,到构建“大师+团队”的人才接力模式,从科学研究到人才培养……该校在攀登“一流”高峰的途中,不断立题和破题。

  组建初期,学校以工科见长。学科发展不平衡,缺少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撑,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重要瓶颈,工、理、文、法、医等一盘棋的大格局亟需整体盘活。如何借力发力,发挥原有优势?怎样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学科,提升整体水平?成为摆在华南理工大学面前一道难以回避的坎儿。

   以稳健步伐推动高水平学科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把完善学科体系和提升学科水平作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从组建初期的工科大学到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学科建设上的步伐厚重有力。

  此次新晋的三位院士,正出自这些优势学科领域。

  王迎军此次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她从事生物医学材料基础及应用研究30余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60余项,提出的“骨组织再生修复生物应答理论”“一体化骨与软骨仿生制备技术”等成果在国内外生物材料领域引起极大反响。

  一系列成就折射的是材料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初期,由于该学科主要服务于广东省的地方经济建设,缺少国家级科研平台。为此,该校加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了一批该学科高层次人才,并把为人才队伍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成长环境作为目标,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该学科已拥有了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力促进了学科水平再上台阶。

  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的吴清平,除了在华南理工指导学生外,也带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与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起,强强联合,共同申报了微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充实了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如今,该校已有6个学科群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同时,7个学科位居全国高校前10位,尤其是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王迎军看来,该校构建的高水平学科体系,以及围绕这些学科组建起来的一流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正是学校冲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源动力。

  上世纪末,学校科研实力尚弱,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上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竞争,明显感到后力不足。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学校原有着厚重的技术和人才积累,但怎样才能发挥这种先天优势,带动整个科研力量和团队的薪火相传?这是留给老少两代华南理工人的艰难命题。

   围绕大师搭建层次分明的“师资金字塔

  “在华南理工这个平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让我感觉十分愉快。”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的孟建民说:“老师和学生们身上那种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精神让我受益良多,特别是何镜堂院士等前辈,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都给予我很多帮助与支持。

  孟建民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还担任该校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委员。无论是作为指导学生的老师,还是学术委员会委员,孟建民都始终以他独到的专业理念、丰富的社会经验指导学生,促进产学研合作。

  华南理工大学明确提出,要以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要素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切实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的人才队伍可谓是星光熠熠,不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等大师级人物,也有长江学者孙一民等骨干力量,还有着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青年建筑师等大批青年新锐。老、中、青三代共同组成了金字塔式的师资队伍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实施“大师+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以高水平领军型人才为核心,构建起了一支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有效促进了团队成员的成长。

  据倪阳回忆,刚毕业留校工作时,学校科研能力尚弱。但从那时起,研究院每年都会留下两三位优秀的研究生。除了鼓励已有人员不断进修深造,研究院还从社会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带动院内人员的成长。对于重点和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有意让青年骨干挑重担,让他们在实践中勇于竞争,茁壮成长。

  十几年过去了,当建筑行业招投标时代来临时,人们才发现,原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设计围绕着何镜堂院士,已经储备了一支如此兵强马壮的“梦之队”!

  “你可以给我失败的数据,但是不能给我虚假的数据。”治学严谨的王迎军,也非常注重团队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她的指导和带动下,该校集聚起了一支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团队。目前。该团队是国际生物材料研究领域最知名的研究团队之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但现实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很多高校不断上演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教师们忙着竞聘行政职务、搞课题、写文章、评职称,而忽视对学生应有的教育和培养。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怪现象,让高校回归育人本位?

   专注人才培养是大学底气所在

  吴清平院士是华南理工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博士生,1996年,他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姚汝华教授。

  姚教授是该校发酵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一贯重视学科建设,注重学术队伍素质,特别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初见吴清平时,知道他属于跨学科领域攻读博士学位,姚汝华教授便特意叮嘱他要多补习工科领域常用的计算机应用和数理知识。

  数年里,吴清平一方面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研究,一方面在老师鼓励下面向产业开展应用研究。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他的研究愈发深入,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取得了多项应用成果。谈到自身的成就,吴清平一直认为,母校的教风和学风对他影响巨大。

  王迎军院士更是“土生土长”的华南理工人——她的本硕博都在华南理工大学就读,并一直在校工作。为了培养学生,王迎军几乎是“耗尽心血”。刚接手生物材料实验室时,实验室条件还很简陋,她就自己拿钱装备实验室。后来,学校给了她第一笔5000元的科研经费。王迎军反复盘算着怎么花这笔“巨款”,最后,她把5000元全部买了实验材料,用于指导教学和做实验。

  2008年起受聘为华工建筑学院兼职教授的孟建民,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长的不同,引导他们向适合的研究方向发展。除了日常辅导、定期讲座外,他每个月都要举行例会听取学生的学习进程汇报,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情况、论文进展进行点评,学生甚至常常在凌晨收到他的指导意见。

  “孟老师研究方向横跨多个领域,但在每个领域的研究又深又精。”2013级硕士生高瀚翔受益匪浅:“跟随孟老师学习两年多的时间里,感觉自己进入了建筑设计的‘奇妙世界’。孟老师的想法大胆而新颖,总是能带给我们很多灵感。

  如同三位新晋院士,得益于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在华南理工大学,大批中青年才俊正在崛起,他们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引领着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