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在河南郑民高速起降多型号战机

26.05.2014  08:46

昨日,网上一则名为《中国空军在中原某高速公路首次起降多型战机》的图文报道引发众多军迷热议,新华社在当天下午确认,中原某高速公路正是郑民高速公路。据了解,郑民高速公路飞机跑道是目前全国高速公路飞机跑道中设施最全、功能最多、性能最好、净空最彻底的一条。

中国空军某型号战机在郑民高速上起降

第三代战机应急起降

河南高速公路

昨日12时05分,《解放军报》新浪官方微博@军报记者发布快讯:5月25日11时35分,解放军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我军某型歼击机、某型运输机、某型直升机,首次成功起降中原某高速公路飞机跑道。该高速公路飞机跑道按一级甲类标准建设,可满足三代战机和中小型运输机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应急起降。

15时35分,新华社发布电稿,称“包括第三代战机在内的多种机型在郑民高速公路飞机跑道试飞,这在我军历史上还是首次”。

新华社在电稿中还说,这次试飞活动进一步检验了跑道技战术性能,并形成了高速公路飞机跑道实战化综合保障能力,为提高飞行部队平战时期备降应急能力和军地联合保障部队飞行的协同能力奠定了基础。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刘沈扬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这条跑道对于加强中原地区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战场建设布局,提高空军部队的作战能力与训练水平,以及保障民用飞机应急使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条跑道在目前全国既有高速公路飞机跑道中设施最全

由于多型军机的起降地点位于河南的郑民高速公路,使得该路引发众人关注。

2011年12月29日,郑民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际,《河南日报》曾有介绍: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的郑民高速一期工程,西起中牟县九龙镇,向东止于兰考至南阳高速公路,全长72.66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

彼时,《河南日报》将郑民高速公路通车,视作“我省第一条交通战备高速公路项目——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暨‘国家517战备工程’中的飞机跑道”完工的标志。

“郑民高速是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6条区间通道之一,也是我省第一条交通战备高速公路。这一工程的建成通车,对完善战场交通网络建设、提高现代战争海陆空协同作战能力,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河南日报》当时对其重要性的描述。

2013年2月19日,央视7套军事报道解密了这条战备高速公路的诸多细节:郑民高速公路专门为起降战机做特殊处理,隔离桩为轮式,可快速拆除,1小时内能清理出6车道宽的飞机跑道。跑道符合三代机起降要求,甚至可以起降民航机或大运。高速路旁的服务区比一般服务区大三倍,可停靠20多架大型飞机。飞机可在该服务区进行维修、加油、转弯、起飞。

新华社25日的电稿中也说,这条跑道是目前全国既有高速公路飞机跑道中设施最全、功能最多、性能最好、净空最彻底的一条,平时可作为民航飞机的备用机场,为客货飞机应急起降提供保障,也可用于军用飞机的演习和飞行训练,战时能够用于军用飞机的应急起降,保证我航空兵的持续作战能力。

高速公路起降飞机早已无技术障碍

有军事专家介绍,军用机场作为一个巨大的固定目标,战时很容易成为敌方重点打击目标。一旦跑道遭到破坏战机将陷入无法起降的困境。利用高等级公路作为跑道的补充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现代高等级公路修建标准很高,作为中小型飞机的起降跑道已无技术障碍。战时一旦有需要,拆除道路中间的绿化带、移动一下障碍物即可轻松地变为临时跑道。

军事专家称,中国面临较大的防空压力,国内首条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沈大高速设计时,就预留了飞机跑道。

对此,河南商报记者所能检索到的公开报道是,2010年6月21日《解放军报》报道称,1989年9月,在沈大高速公路某区段上,数架银色的战鹰从3000米高空俯冲而下,安全降落在笔直、宽敞的高速公路跑道上。“九五”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了10多条这样的飞机专用跑道。

延伸阅读

郑民高速公路大事记

2009年12月7日

郑民高速战备工程开工

2009年12月8日,《河南日报》报道:“12月7日上午,郑民(郑州—民权)高速公路‘国家517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开封举行。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宣布开工,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刘沈扬,河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颜纪雄出席开工仪式,副省长张大卫发表讲话。”

2011年12月29日

郑民高速一期项目通车

2011年12月30日,《河南日报》报道:“我省第一条交通战备高速公路项目——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暨‘国家517战备工程’中的飞机跑道,12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

2013年9月

郑民高速二期民权段

全面开工

2013年9月27日,《商丘日报》报道:“日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郑民高速二期工程民权段全面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建成后,郑民高速公路将与连霍、日南、大广高速公路相互交会,并与郑州绕城高速公路、郑州至少林寺至洛阳旅游高速公路相连接。”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