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办法”显神通传统农区树新风
改造后的柘城县岗王镇祥云社区靓丽整洁。记者史长来摄
改造前的祥云社区破旧杂乱。记者史长来摄
门前屋后,杂乱堆积的秸秆、柴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栽的果树、油绿的蔬菜。房子未必是新房,但栋栋白墙黛瓦,焕发生机。几位乡村老画家,在雪白的墙壁上精心描绘,中华传统文明正通过生动的宣传画,深深浸润广大农村。
11月5日,在商丘市柘城县牛城乡单桥村,几乎看不到豫东传统农区“脏乱差穷”的旧模样。村子正中央,一块偌大的池塘,绿树环抱,草青花红。
“原来这可是个垃圾污水坑,夏天就成了蚊子集中营,咬得人睡不成觉。”退休乡村老教师单福龙深有感触。
“为清除围村多年的秸秆、柴火、垃圾堆,全村男女老少齐动员,大干了一个月。”村支书单士勋说,几个“安家落户”的大马蜂窝也被清走了。
义务劳动,大伙儿乐意吗?“建设自己的新农村,累点有啥?”村民赵翠云话语朴实,“干干净净,自个儿看着也顺眼。”
“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也是被‘逼’出来的实招。”商丘市委农办副主任闫海国说。
“豫东粮仓”商丘是传统农区,每年“三秋”都有积存如山的秸秆,沿袭烧地锅饭的老习惯,乡亲们就把秸秆、干柴堆满房前屋后,随用随取;商丘所辖贫困地区多,虽然各级政府对改善人居环境十分重视,但因财力有限,经济支撑乏力。
现状复杂,传统农区农村环境改善的事如何办?
“农民的事,最终要依靠农民自己。”民权县委副书记张团结说,“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创新方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需要基层干部结合各地情况具体谋划。”
最活跃的创新因子永远在民间。在商丘各县区,不少好的“土办法”正为村容村貌彻底改善发力。
门前“六包”。都知道门前“三包”,一些县区创新提出的“六包”,则是在包净化、包绿化、包秩序之外,又增加了包美化、包亮化、包设施。“村民们责任心都很强,谁家要是做得不好,就在谁门口挂黑旗,孩子找对象都会受影响。”民权县城关镇程李庄村支书芦志国笑着说。
以工“补赈”。垃圾山搬走了,日常保洁得有人管,难以支付人均六七百元的保洁酬劳怎么办?不少地方,探索用有限的财力,发动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参与。甘庄村的低保户高明亮任保洁员有一年多了,他很满意自己的“工作”:“别说每月还能多得些补助,听到乡亲们称赞,白干也愿意啊!”
“五老”带头。在柘城县岗王镇,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老教师、老退休职工这“五老”,成为公共绿地和广场的义务清护工。镇党委书记刘新超表示,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这“五老”德高望重,有了他们的带头示范和监督,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大大提升。
文明“上墙”。印象中,农村墙上、电线杆上满是小广告,乱涂乱画成风。而在商丘,传统文明正以彩绘宣传画的形式广泛“上墙”,成为社会“风尚标”。“一幅画就是一个德育故事、一种生活导向,不识字的老农、三五岁的孩童也看得懂,天长日久,教育意义十分明显。”睢阳区宋城办事处主任张安森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咱农村的事、农民的事,要法治,也要德治。”单福龙说。
“当然,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遵循这个规律,农村环境改善自然也应逐步推进。”柘城县委副书记任重庆建议:“不妨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逐步引导广大农村积极创新,最终实现面貌一新。”③10
记者感言
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是一件得民心的大好事。对缺乏财力支撑的传统农区,好事如何办好?
一位基层干部说得好:改善农村环境,虽与财富有关系,但却不一定成正比,农民文明素质和卫生意识的提升也是关键因素。正如开着宝马、奔驰的人也可能随手丢垃圾,简陋的蜗居若有一个勤劳的主人,也会整洁干净更温馨。
农民事农民办,商丘各种“土办法”,就是要通过逐步引导,使讲文明、讲卫生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到时,农村环境改善,也许就再不需要集中整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