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7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暨佩娟、李宁)7月15日,以“金融深化、金融稳定与货币国际化”为主题的“2017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芬兰、巴基斯坦、韩国等国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以及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与会。
当天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7》指出,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从高歌猛进阶段迈入调整巩固期,政策与市场各领域有进有退,基础建设日趋成熟完善。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2.26,同比下降29.8%,但不改长期上升趋势。
RII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编制的综合量化指标,用以客观描述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实际使用程度,以及人民币在贸易结算、金融交易和官方储备等方面执行国际货币功能的发展动态。
报告指出,2016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低迷,贸易与投资陷入萎缩阶段,地缘政治风险积聚,黑天鹅事件频发,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抬头,全球格局正处于重大变迁过程中。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但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双重施压,致使人民币国际化短期内受到一定冲击。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有进有退,贸易结算、离岸资金池、点心债等领域人民币使用有所弱化,但在直接投资、熊猫债、国际信贷、外汇交易、储备职能等环节则频现亮点。
根据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的数据,2016年人民币的全球支付金额同比下降29.5%,在国际支付排名中降至第六位。从结构上看,贸易项下人民币国际化驱动力略有减弱,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9.85万亿元,同比下降18.6%。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全球份额由2015年4.07%的历史高点跌至2.11%,降幅达48.27%。
报告指出,鉴于贸易项下人民币国际化驱动力有所减弱,在国际交易活动中,金融交易规模又远大于贸易结算规模,因此亟需发展和完善人民币金融市场,挖掘资本金融项下人民币使用潜力,增强人民币的金融交易功能,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地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贸易 金融”双轮助力、联合驱动。
报告指出,我们要抓住国际金融市场调整的机遇期,充分利用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制度红利,深化国内金融改革,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交易功能。
报告还提出以下几个核心结论和建议:
第一,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贸易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境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远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投资能够多渠道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发挥高效的杠杆作用,可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助推器。
第二,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是构建顺畅的人民币环流机制,从而进一步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第三,信贷市场是强化人民币金融交易功能的三大支柱之一。历史经验表明,主要国际货币通过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两条途径推动国际信贷市场发展。从我国国情出发,现阶段宜考虑以贸易途径推动人民币国际信贷市场发展。
第四,人民币金融交易功能的实现最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外汇市场。
第五,人民币国际化进入发展新阶段后,迫切要求我们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人民币交易功能,提高人民币使用程度,增强人民币资产安全性。
15日下午还同时举行“一带一路与跨境金融合作研讨会暨跨境金融50人成立仪式”和“绿色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论坛,16日还将举行“债券市场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论坛、“跨境资本流动与系统性风险防范”论坛、“金融科技驱动下的金融交易:创新与安全”论坛。
2017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