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启动
1月6日,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湖南省副省长张硕辅、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吉芳、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以及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等出席启动仪式。
强强联合携手攻关水稻高产与丰收
我国超级杂交水稻攻关项目已实现新突破,百亩片平均亩产已超1000公斤,然而我国水稻在种植、栽培到收获、烘干等粮食生产环节受困于农机与农艺有效融合不足,水稻良种的效力得不到最大程度发挥,农民丰产又丰收水平尚未迈上新的台阶。
“农业生产是包括选种育种、耕种收作业、产品加工等环环相扣的有机作业过程,单单解决一个或几个环节,无法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视机械化辅助生产,有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水平和质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表示。
早在2013年,中联重科农业装备制造研发团队与袁隆平院士领军的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启动了“国家杂交水稻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并向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付农机农艺融合项目首批用机。
记者了解到,双方合作期间,国家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利用自己在水稻育种、栽培、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经验,对中联重科如何生产出更适合高产水稻需求的农业装备提出技术指导和建议。而中联重科则从水稻种苗培育阶段就开始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并持续不断进行验证、改进,全面提升农机装备产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农机农艺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必经之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和应用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农艺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艺是农机的服务方向,而农机是农艺的实现载体,两者只有高度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的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
业内专家指出,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十分重要,这也是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基本点,需制定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农学专家要考虑作物栽培的统一性,以避免为了适应农艺要求,机手手动调节机械的做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目前涌现出很多先进的农艺技术。为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真正融合,农学专家和农机专家要主动合作,共同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其次,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体系的作用,在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同时,在科研项目立项中要特别强调农机农艺的融合,选择若干典型作物和生产过程进行农机农艺生产示范,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
联手打造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新样本
中联重科此次携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农机农艺专家组团队,并启动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对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袁隆平院士在启动仪式上声音洪亮地指出:“粮食丰产固然重要,但是让农民朋友能颗粒归仓、丰收粮食也一样重要。从这方面考虑,更需要双方精诚合作,做好农机农艺融合深度研究,全面改善机收效率。”他认为,袁院士认为,这项工程意义深远,利国利民,在确保早日完成“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最终目标的同时,双笔也将进一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发展,促成农机与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切实帮助农民不断实现高产丰收。
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表示,“百千万”工程是一项总理工程、民生工程,是国家粮食增产科技工程,而农机农艺融合能为粮食丰收提供有力支持和坚实保障,二者有效结合,将会促进粮食高产丰收。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以“百千万”工程为搭载平台,将为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为有力的支持,进而为国家现代农业建设实现新跨越、为湖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目前,中联重科已形成从育秧、土地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以及后处理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特别是其根据高产水稻农艺特点而设计、开发的拖拉机、插秧机、收获机以及烘干机等系列产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充分满足了国家对高产水稻栽培、种植和收获的要求。
为推进农机农艺结合,近年来中联重科在这方面不断付诸实际行动。就在2014年12月21日,,中联重科还与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联合在“中国小麦第一县”的河南滑县建立了国内首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农场——滑县瑞阳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化背景下的农机农艺融合新模式。
项目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