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6年来最大规模文物迁移 “国宝”先挪窝

13.07.2015  11:13

  

搬入“新家”

  记者游晓鹏文李康摄影

  核心提示|昨晚,郑州,当很多人早早进入梦乡的时候,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却灯火通明,正在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文物搬迁。送走最后一拨游客,在严密的安保措施下,搬迁开始紧张有序地进行。

  白手套翻飞,或先拆解,或直接搬运,一件件大小文物被送上小推车,从主展馆的各展厅内运至100多米外的西配楼新建展厅。当晚,145件从主展馆4000多件文物中精选出的展品,按计划必须全部送入西配楼,为14日就要开展的“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做准备。

  而在14日以后,更大规模的文物运输,将在主展馆和库房之间进行。7月7日,河南博物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主展馆14日起封闭维修,预计工期18个月(详见本报7月8日A18版)。这意味着,主展馆内原有展品绝大部分将被搬入库房,这也是6年来河南博物院最大规模的一次文物动迁。

  大河报记者现场见证了这场搬迁的开端——

  6年来最大规模文物迁移

  现场|百余米距离,布置了多道岗哨

  “这次搬迁时间稍稍有些紧,因为主展馆14日闭馆前还要对公众开放,西配楼的新展览又要马上举行。”现场,河南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李琴告诉记者,不过,因为经历了1998年老馆搬新馆和2009年布展升级改造,大规模的文物搬迁对博物院来说并不陌生。

  按照计划,月底之前,主展馆内原有展品大部分将被搬入库房,而该院“九大镇院之宝”将兵分两路,贾湖骨笛、杜岭方鼎、玉柄铁剑、武曌金简四件将于12日晚“移驾”西配楼,入列“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大名鼎鼎的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等其余五件,将在稍晚的日子转移至库房。

  昨晚7点多,记者在博物院看到,大批安保人员带着防具列阵,而从主展馆至西配楼并不算远的百余米距离,布置了多道岗哨,无关人员都被清理出了核心区域。“此前一个小时,博物院刚刚召开了又一次搬迁动员会,我也记不得是第几次会了,总之对搬迁注意事项千叮咛万嘱咐。”李琴告诉记者。

  不过,当晚的一个特殊情况是,为庆祝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成立十五周年的一场演出在8点开演,工作人员必须等待观众全部入场,广场上“闲人”最少的时刻开始“动手”。

  8点20分左右,游客已降至最少,随着安保人员的指示,第一批8辆小推车,运送着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杜岭方鼎,以及一件出土自焦作的东汉时期七层陶楼,浩浩荡荡出发了。记者看到,杜岭方鼎独自占用了一辆小车,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而体格巨大的陶楼,被拆分成了数十件,由7辆小车运输,每辆小推车有三人负责,分工各自不同,一人推车,一人扶着文物,一人看护。

  “小心,这里地上有几个膨胀螺丝!”“看好,这里地面有点鼓!”安保人员不仅跟随“车队”保驾护航,还有专人在一些特殊的位置提醒“路况”,以防止意外的颠簸,对文物造成损伤。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很快,7辆小车陆续钻进了西配楼一楼,记者看了看时间,耗时三分钟。

  看点1

  杜岭方鼎——镇院之宝中第一个动身

  尽管“长着”两只大“耳朵”工作人员却不敢提

  其实,从7日闭馆发布会举办当日起,博物院的文物搬迁准备已经悄然开始。而首件搬迁的镇院之宝——杜岭方鼎在10日晚就已“动身”,由于西配楼展厅昨日才基本完工,它不得不等待两天后才完成这趟旅程的下半程。10日晚,本报记者也亲历了杜岭方鼎“安家”的全过程。

  “虽然它的名气不如司母戊鼎和莲鹤方壶,在年代上却比后两者都早,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形制较大的青铜器,其铸造时间距今已3500年左右。”陈列部副主任王景荃告诉记者。

  这样一件老物件,搬运自然要格外小心,尽管它很沉,由于无法使用机器“硬碰硬”,其移动的关键环节要完全依靠人力。在安保人员打开展柜后,王景荃等4位工作人员戴着白手套,缓慢地挪动方鼎下面的展柜底座,待方鼎探出展柜小半个身子后,四人合力,托着方鼎的底部,将其稳稳地搬到了小推车上。

  记者注意到,尽管“长着”两只大大的“耳朵”,工作人员却不敢提。“如果提耳朵,重量就会全部集中在这个部分,而它毕竟已经是经历了几千年的东西,极易损坏,而且包括它在内的很多文物,在后期被修复都有粘接的部分。我们只能托着它的底部。”在杜岭方鼎被移出后,经李琴指点,记者看到方鼎的周身,确实有多条经过修补的细纹。链接

  杜岭方鼎1974出土于郑州杜岭张寨前街,方形,深腹,双耳四足,形体质朴庄重,当时共出土两件,重86.4公斤的“杜岭一号”入藏国家博物馆,通高87厘米、重64.25公斤的“杜岭二号”由河南博物院收藏。在过去的6年里,早商时期的杜岭方鼎一直占据着主展馆二号厅的“主位”,当真是“国之重器”。

  看点2

  随时做准备给文物当“肉垫儿”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杜启明则给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包括杜岭方鼎、云纹铜禁等在内的很多青铜器,你看着它是一个完整的构建,但它就像老人的骨头,内部已经缺钙,非常脆弱,打个喷嚏可能就骨折了。所以整个挪动过程,必须小心轻放,保持平稳。”

  杜启明还向记者展示了一个标准的搬运小件文物的姿势,“就像是抱孩子”,一手抱一手托,贴近腹部,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可以顺势从下面接。“我们的要求是,如有意外情况,你先把自己垫上去,给文物一个‘肉垫儿’。不过,这种意外几乎不可能发生。”

  尽管只有百余米的旅途,每件文物却都经历了堪比游客出入海关般的严密流程。“工作人员也有很严格的纪律,每个成员的身份、职责都列得清清楚楚,整个过程不能带包,不能打手机,不能独自脱离队伍如厕,还要进行全程监控,即使是总指挥,边上也有人监督。”昨晚,现场坐镇指挥的杜启明告诉记者。昨晚8点23分,杜岭方鼎和东汉陶楼被运到了西配楼展厅内。对接的工作人员“验明正身”,“签字画押”,这些文物才开始卸车。随后,一批工作人员留下开始重新组装被拆散的陶楼。

  陶楼是东汉时期墓葬中常用的一种冥器,结构复杂,却可以拆装拼接,一位搬运人员告诉记者,这座陶楼拆时用了十多分钟,再组装起来,则至少要一个小时。

  看点3

  搬迁难度最大的,当数四神云气图壁画

  而对于哪件文物搬迁最复杂、难度最大,现场工作人员公认的是九大镇院之宝中的四神云气图壁画。尽管这幅壁画还没有开始移动,但单听文保人员的描述,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当时,《四神云气图》从墓中摘取出来就很费工夫,考古人员不得不将其切割成了大小不一的5块,一块块地运出。当然,这种切割是在不破坏原壁画关键部位、不影响其整体美观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展厅内布展时,这幅画是被一块块拼接起来的,自然,拆的时候也要一块块拆。由于画幅巨大,其拆与装都颇费周折。“最早的时候,我们已经对每块壁画的背后进行过处理,加了后衬,拼接后在缝隙上补了颜色。拆的时候,首先要搭架子,站上去施工,先沿着原来的刀口把壁画拆开,后面的结构和螺栓一个个卸掉,再一块块运入库房。整个过程必须小心翼翼,可能要几天时间。”杜启明告诉记者。

  不过,在文保人员看来,对包括《四神云气图》在内的很多宝贝来说,这样的繁琐过程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们得以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呆在比展柜的条件更好的文物库房内,并得到文保人员的全面检查和保养。“这次,主展馆的绝大多数文物都将被转移到库房里,随后,所有文物都会经历一次普查,比如它的干湿度,青铜器有没有生锈等,之后做相应的处理。”杜启明说,一年半之后,这些文物也将以更新的面目示人。

  夜深了,本报记者离开时,搬运仍在继续……

  链接

  《四神云气图》创作于西汉早期,1987年出土于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壁画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