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增收困局的“中原突围” ——我省南水北调移民收入翻番现象探析
这是洼地中的奋力一跃,这是困境里的破茧成蝶。
3年前,16.54万南水北调移民离别故园、远徙他乡。3年后,移民年人均纯收入实现了翻番。中原大地上,一个个移民村物阜民丰、幸福安康。
回望峥嵘历程,我省把移民增收作为系统工程,实施了“强村富民”战略、社会治理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契合了“三农”发展规律,激活了一个个移民村的内生动力,为新常态下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勾勒出一幅生动样本。
一项错综复杂的社会工程
◎关键词:系统谋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于农业大省河南而言,6000万农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而南水北调移民可谓“短板”中的“短板”。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开工,国务院2003年下达了“停建令”,丹江口库区经济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有人甚至把这里戏称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
数据更有说服力,搬迁前丹江口库区移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420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大搬迁后,移民像一粒粒种子,落进异乡的土地,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现实和理想之间依旧关山重重。水利工程移民是世界性难题,搬迁难,增收致富更难。
增收难,难在移民村动荡不安。
搬迁至唐河县的陈营村,由经历了6次搬迁的3个村合并而成。刚搬来的3个月,村里群众就进京上访2次、赴省市县上访10次。
陈营村是全省208个南水北调移民村的缩影。大搬迁导致移民群众思想大动荡,移民村普遍新旧矛盾交织。一些村“两委”班子涣散,凝聚力战斗力无从谈起。
增收难,难在新环境的陌生。
广大移民猝然投身于新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过去在库区靠种植特产山货、水库捕鱼等为生,搬迁后老营生难以为继,新的发展致富项目不易找寻。
增收难,难在产业基础薄弱。
移民村大多缺乏产业支撑,农业仍是传统经营模式,集体家底薄弱,缺乏致富增收的着力点。
增收难,难在移民内生动力不足。
部分移民“等靠要”思想严重,过分依赖政府,奋斗进取的劲头不足。
为了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群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奠定了千秋伟业的第一块基石。如何破解移民增收困局,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为民情怀。
“发展是解决移民问题的关键,帮助移民发展致富必须有一种紧迫感,错过一次机会,将会落后一个时代。”省政府移民办主任崔军说。
30多年中国农村的巨变昭示着一条真理,农民增收是个大难题,从“三农”角度系统发力才能切中肯綮。
与一般农民增收相比,移民增收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社会工程。破解移民增收难题,我省跳出增收做增收文章,从合力帮扶、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着手,既输血又造血,既扶贫又扶智,吹响了移民发展致富的攻坚号角。
一曲众志成城的大合唱
◎关键词:合力帮扶
2011年从淅川县搬到新郑市梨河镇后,新蛮子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村支书先后换了三任。
如今,新蛮子营村成为全省首批丹江口库区“强村富民”示范村。“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促进了新蛮子营的巨变。”村支书陈国定告诉记者。
民生艰难处,为政发力时。我省创新帮扶模式,变移民部门“孤军奋战”为各级各部门“集团作战”,唱响了一曲全社会合力帮扶的交响乐,为移民村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省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后期帮扶工作的意见》,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帮扶移民力度。同时,将移民后期帮扶情况纳入省政府督查范围,由省政府督查室牵头对移民后期帮扶情况进行督查。
省委省政府领导时刻牵挂着移民群众,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对移民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各部门把移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既要搬得出,更要尽快发展致富。省委副书记邓凯、副省长王铁多次深入移民村调研指导。
省直25个厅局参与了帮扶工作,省发改委、财政厅、交通厅、水利厅、民政厅、卫生厅、环保厅、住建厅、林业厅、体育局等部门全力以赴,累计帮扶资金达50多亿元。省水利厅厅长李柳身刚刚就任,即多次深入移民村考察稳定发展情况。
为确保帮扶效果,省发改委、卫生厅等部门专门出台移民后期发展帮扶意见。郑州市出台方案,建立了移民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每个移民市县两级每年各帮扶1000元的标准助力移民村项目发展,连续扶持5年。郑州、南阳等市还向移民村派驻第一书记,积极推进帮扶工作。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征地移民司司长袁松龄说,河南积极挖掘潜力,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向移民倾斜,动员各个厅局帮扶移民,为移民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既是全省唯一迁出地,也是重要安置地,淅川县出台了土地扶持、资金扶持等19条优惠政策及奖励规定。在新郑市梨河镇,移民搬入新家的第二天,就迎来了专场招聘会。
种种帮扶措施,转化为移民群众身边的可喜变化,一条条增收之路,在移民群众脚下延伸拓展。
一场意义深远的乡村变革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
如今,走进省内一座座移民村,房舍美观实用,道路四通八达。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移民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加快了各地城镇化步伐。
移民村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很过硬,但是民主管理、公共服务、精神状态等“软件”建设普遍滞后,严重羁绊了移民发展致富的步伐。
“当时虽然住上了新房子,但村里乱糟糟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刚搬迁时的情景,辉县市仓房村村支书周学文至今记忆犹新。
移民新村不仅仅是“物”的新农村,更应该是“人”的新农村,内外兼修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讨论,省政府移民办决定实施一条治本之策——社会治理创新,从村务民主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公共服务模式三方面入手,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激活乡村基层社会组织活力,助力移民村致富发展。
创新村务民主管理模式,立足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等,在村两委主导下,建立了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
“过去困难户名单公布后,村民不认账,现在一切透明,大家都没话说。”郑东新区姚湾村村支书姚根怀说。碰到重要事情就开民主议事会讨论解决,姚湾村变得越来越公开透明。
村务民主管理创新,让村民从知情到参与,提升了村级自我管理水平,实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移民村越来越和谐稳定。目前,在我省广大移民村,“两委”主导、“三会”协调、社会组织参与、法治保障的村级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
此外,各移民村还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成立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在产供销方面发挥龙头作用;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建立物业公司、红白理事会等公共服务组织,为移民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
社会治理创新激活了移民村发展的原动力,一个个穷村乱村划出了令人惊叹的致富轨迹。陈营村移民年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4000多元拉升到近万元,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度达到100%。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蒋旭光认为,河南的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是一个方向性的举措,不但对移民村意味着创新,对整个农村发展也是创新。
一次产业嬗变的移民实践
◎关键词:“强村富民”战略
一项战略的实施,正在悄然改变着全省南水北调移民村的经济版图,开启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我省人多地少,多属于超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移民村概莫能外。守着传统的乡村产业格局谈增收致富,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何让有限的扶持资金激活移民村的经济发展动力,成了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
“帮扶资金若撒胡椒面,人均数百元,啥事也干不成。”几十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社旗县高庄村村支书高建芳对此深有体会。
同时,集体经济薄弱是当前许多农村面临的难题,移民村尤其需要壮大集体经济,奠定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若仅仅扶持龙头企业和大户,难以实现移民的共同富裕。
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省政府移民办在助力移民发展上确立了“普惠制”的原则,实施“强村富民”战略,按照“扶持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集体化、集体收益全民化”的思路,要求各村选择适宜的发展项目,培育主导产业,将扶持资金集中注入项目,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使移民长期得实惠。
省财政厅、省政府移民办还将项目审批权下放至省辖市和省直管县,确保项目选择更切实际、发展思路更科学。
农为邦本,农民增收,基础还要靠农业。我省充分挖掘移民村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一大批种植养殖项目在移民村茁壮成长,“强村富民”战略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利用扶持资金,辉县市仓房村走上了大棚香菇致富路,年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3600元快速攀升至如今的2万元。目前村集体已建成香菇大棚七十多座,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统一经营,产品已漂洋过海销到了韩国。
农业项目遍地开花,二三产业项目也日渐增多。甚至当下常常被提及的“六次产业”理论(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许多移民村也能看到鲜活生动的案例。
襄城县张庄村眼下多业并举,已建成的蔬菜大棚项目形势喜人,可覆盖周边乡村的大酒店、大超市,食品加工厂,生态观光餐饮项目等正在稳步推进。
据村支书张伟忠估算,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可达1.5万元。
打工收入是我省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级移民部门高度重视移民素质的提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省政府移民办与省委组织部、民建河南省委等联合,举办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村支书培训班等。
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共举办丹江口库区移民培训班487期,培训移民7.2万多人次,新转移就业3.4万人。
随着“强村富民”战略的深入实施,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均年收入已由搬迁前的4200元增至去年年底的8485元,80%的移民村有了集体收入。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着更多挑战。我省南水北调移民村的探索实践成为中原发展大潮中的一抹亮色,也为破解农民增收等三农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对我省移民工作的探索创新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其对于做好移民工作具有示范作用。河南的移民稳定发展经验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部际联席会议大力推广。
烟波浩渺的丹江,气势雄伟的长渠,见证着移民群众从痛别家园到安居乐业的巨变。时光的脚步匆匆不息,中原移民发展致富的探索没有尽头。在“四个河南”的动人画卷上,移民村的风光将更加摇曳多姿。(记者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