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四项举措化解城区中小学超大班额问题
13.08.2015 14:44
本文来源: 教育厅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汝州市城区框架和人口规模急剧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城区中小学特别是热点中小学生均班额的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汝州市城区现有人口近30万,而中心城区仅有普通公办小学8所,平均班额82人,有普通公办初中6所,平均班额66人,最多的达到76人,解决“超大班额”问题和缓解“择校热”现象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2015年,根据省教育厅部署,汝州市教体局在汝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出台了城区中小学秋季招生工作意见,采取四项举措切实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确保2015年秋季中小学招生起始年级生均班额控制在65人以下。
一、城区学校通过资源共享、租借教室、结对帮扶等措施,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多种形式扩大招生容量 公办普通小学方面,汝州市实验小学和逸夫小学仅有一墙之隔,作为教体局直管小学,这2所小学也是“大班额”和“择校热”现象的“重灾区”,今年这2所小学将打破校际界限,实行资源共享、联合招生,家长将不再为这2所小学的择校问题而发愁。市区望嵩小学和塔寺小学与上述2所小学的情况相似,为缓解这2所小学的“大班额”现象,今年望嵩小学将和毗邻的市四中实现资源整合,联合扩大小学招生容量,塔寺小学将采取租借市技工学校校舍的办法扩大招生容量4个班。其余的东关小学、西西小学、南关小学、东大小学4所小学将充分利用会议室、实验室、活动室、仓库等功能室优先保证教室使用,城北小学采取租借村居委会作为校舍的办法扩大招生;公办初中方面,市一中、市二中分别和生源相对较少、校舍较为宽裕的市职业中专、市八中结合,其中市二中和市八中进行资源整合和对口帮扶,市一中租借市职业中专教室6个,将极大地缓解其招生压力。 二、加强保障,加快城区新建、改扩建学校建设步伐 汝州市委、市政府已将在城区新建、改扩建学校6所纳入2015年政府十大重点民生工程,并实行保障跟进,全面核算新建、改扩建学校所需教师、教室、课桌凳、仪器、图书及信息化配套设施,在人力、财力上优先安排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确保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尽快投入使用。目前,新建的城区向阳路小学已进入扫尾,可确保秋季正常开学招生,同时二至六年级可接收城区分流学生;新建市逸夫小学教学楼,可增加教室6个;改扩建城郊城北小学原有教学楼,对附设幼儿园教室进行外迁,可增加教室4个。其余的新建南环路小学、朝阳路小学和迁建市五中、市东关小学工作也在积极向前推进,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三、强化责任,规范招生行为 明确校长和中心校长是招生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各项招生工作安排负领导责任,对班额控制负直接责任。严格入学条件审查制度,入户调查制度和新生录取报批备案制度,对弄虚作假、执行招生政策不力或未经审核报批私自招生的,不予注册学生学籍,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落实公示制度,要求各校将招生范围、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招生时间、值班电话及负责人联系方式、就近入学审查办法、入学办理流程、监督举报电话等全面向社会公示,方便学生报名,接受社会监督。日前,教体局对违反招生规定、擅自招生的市七中、市六中和纸坊镇一中校长分别给予了纪律处分和停职检查处理。 四、创新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应入尽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入住人口子女情况日益复杂化,有户籍在片区人员,有户籍不在片区但有正式房产人员,有小产权住户,有自建房住户,还有租房经商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等等。为解决往年招生过程短、透明度不高问题,2015年,教体局一是在坚持“应入尽入”、“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两为主”原则的前提下,创新招生机制,依据适龄入学儿童家庭的不同情况,将以往3天的招生时间延长到12天,实行分时段、分层次招生。二是严格招生资格审查,对没有片区户籍和片区内的没有正式房产手续的小产权房、二手房、自建房、租赁经商人员,除提供必要的购房协议、土地证明、工商许可证等以外,还要求提供与本人身份一致的至少2种一年以上的有效证明,包括水、电、煤气、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等缴费发票,进城务工人员须提供就业证明、工商许可、养老有效证卡等。三是统筹兼顾,采用灵活的招生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读子女如本片学位已满,无法就近入学,则安排到相对就近的中小学就读。四是增加招生透明度,各校招生结果要求统一在网上录取并进行公示。五是在规范招生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检查,对各校招生情况在每学期开学和学期中进行检查,每学年检查不少于4次,确保各校招生人数不增加、不反弹,凡违反招生纪律导致人数反弹增加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校长和有关责任人进行严格追责。 (汝州市教体局 供稿)本文来源: 教育厅
13.08.2015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