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微商都来分“一杯羹” 小商品批发如何“华丽转身”
不少商户感叹生意难做,积极探寻转型之路
河南商报记者连日来走访郑州的几家小商品批发市场,发现每家市场的经营情况各不相同,但是每家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空铺存在,有不少商户反映这几年的生意不如以前。
那么,究竟是小商品市场的需求变小了,还是商户的经营思路出了问题,抑或电商来势太过凶猛?面临挑战,市场和商户该如何应对?
【商户讲述】
当年的二三百家商户
活下来的只有十几家
万博市场经营针织产品的楼先生在郑州做生意已有20年了,1997年他从浙江来到郑州,扎下根来,如今他经营的怡彬针织已经在业内颇有名气。回忆起刚来郑州做生意的场景,楼先生颇为感慨,“1997年的时候我们还在苑陵商场做生意,那时候市场内做针织生意的商户有二三百家,现在活下来的只有十几家。”
“过去郑州的区位优势明显,现在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去哪里都方便了。商户去广州进货6个小时,去义乌进货5个小时,交通很便利,信息很发达。过去的商户,信息灵一点,货多一点,勤快一点,就能赚钱。现在就不行了,所以商户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楼先生说。
经商多年的楼先生还总结了郑州批发商这些年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抢货阶段,以前的代理商只要有货就有钱赚;第二个阶段是品牌商阶段,谁有品牌谁赚钱;第三个是勤商阶段,谁勤快、出去跑的市场多就有钱赚;第四个阶段是服务阶段,也就是现在,要想好如何给客户提供服务才能实现我们的价值。”
【生意难做】
原因
城中村改造导致“小散批”消失
曾经辉煌的小商品市场,为何如今身陷困境?万博商场的一位资深管理人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郑州的城中村改造对市场的影响很大。”
他说:“首先,城中村人口量非常大,一个陈寨,一个刘庄,就有近20万的人口。之前,我们市场很多商户都在那边开的有专卖店,后来都没有了。”
“其次,原来的城中村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店,小店的散批很多都是在我们的市场。那些散批的商户,拉着手拉车一次进个几千块钱的货,卖一卖,过两天又来了。批发市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手拉车,但是现在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市场里手拉车越来越少了。”
“手拉车就是代表着郑州市或者周边的‘小散批’客户,虽然这个‘小散批’群体进货的单价低,单次的采购量少,但是非常频繁,整体来讲是个很庞大的群体。像之前的陈寨有几千个这样的‘小散批’商户,这些人都是在火车站附近的市场进货。”
“我们市场里的客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小散批’客户,另一种是比较固定的客户,商超和县一级的下游客户。正常的话像这种‘小散批’客户,早上开门那会儿的交易量就能把一天的门店的租金支撑住,以前单天卖个几万块钱很轻松,现在一天就几百块钱。”
原因
电商对实体经济冲击巨大
说起现在的生意,商户楼先生也说:“我们代理商活得很累啊,虽然针织品的销售额在增加,蛋糕比以前大了,但是现在渠道多了,电商分走一部分,微商分走一部分,实体店的份额就越来越小了。如果现在还是‘坐商’,肯定很痛苦,因为现在客户都不来市场了,开个微信都补单了。”
“作为代理商肯定要转型的,现在的工厂都慢慢跟我们脱离开了。我接触到的一个工厂,有7.2亩的场地,只生产两个商品,一年能卖700万件,有四五个亿的销售额。但是这个厂一个代理商都没有,它有22个天猫店铺,产品的所有程序包括销售都是在工厂内完成的。”
原因
经济大环境不景气
采访中,还有不少商户反映,现在的经济环境不景气,对他们的生意影响很大。郑州国际小商品城的商户刘先生说:“现在人们都把钱拿去买房了,很少一部分用来消费,像我们卖小商品的,不像服装是必需品,有些东西能用的年代很久,只要不坏就不换,也没有人来消费了。”
郑州国际小商品城的商户王先生说:“人们的消费力下降,商超的生意不好,今年不是关了几家大商场吗?商超生意不好,我们市场的生意就不好,连带工厂也不好干,广东就有很多工厂倒闭。这其实像多米诺骨牌,是连锁反应。”
【转型之路】
“批发市场未来会向零售转型”
一位多年从事小商品市场管理工作的业内人士说:“现在我们的很多客户都会谈到一个问题,他们原有的客户现在都直接去厂家进货。因为现在物流发达,发货很方便,资金流也具备,现在的信息流也很发达,商户很容易找到上游工厂,然后就可以跳过批发商直接从厂里进货。所以说根据现在的这个趋势,我觉得批发的环节在未来一定会取消,会有一种新的东西来替代它。”
“未来批发市场的转型一定是朝着零售方向转型。不管这个转型是政府主导的,还是市场主导的,像目前这种纯批发的市场必须得转型。天猫、淘宝的崛起,大家购物习惯的改变,导致目前的很多商铺确实是很难维持,生意也确实不好做了,批发这个行业未来就是会被取消,这是大环境造就的,谁也没办法改变。”
商户转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关于商户的转型,市场方有什么建议呢?
万博商城运营中心总经理胡宾说:“现在市场内的一些大商户开始把与下游客户的关联做得紧密起来。像我们市场内的大商户,跟他们有过业务往来的下游客户有两三千个,原来生意好做的时候,只要有货源、产品对路、价格好,很快就能把货卖出去。”
“现在整个经营状况不如以前,很多商户就选择走出去,走到下游客户那去,帮客户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包括店面形象设计、产品的陈列、员工的培训、销售技巧培训等,加强与客户的黏性。这样的话商户就掌控了终端的零售,比如说客户原来每天只能卖几百块钱的货,现在改造后每天能卖几万块钱,客户尝到了甜头才能继续跟着商户走下去,商户就把下游的客户紧紧地抓在了手中。”他称。
楼先生就是这种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商户,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形势下,通过这种方式还实现了销量上涨。
楼先生说:“现在代理商作为批发的功能越来越弱化,我们就只能作为一个工厂的服务商,只有我们的服务才能产生价值,商品的销售渠道已经产生不了价值了。我们会为下游客户提供产品、店面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销售,保证他们‘下水道’的通畅。”
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 实习生 罗晨晏/摄
实习生 李青彦 赵程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