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呲必中国”的高校老师如何教书育人

16.11.2014  01:00

在大学课堂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的类似留言,辽宁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这种“呲必中国”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还很过分。为此,该报刊发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提出质疑。(11月15日《辽宁日报》)

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是包括高校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师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面对将中国视为负面典型案例库、动辄“呲必中国”的负面言论,不免令人担心,常常将负面情绪传导给学生的高校教师,如何担当起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重任?

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一样,尽管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走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有了史无前例、举世公认的翻天覆地巨变,但不尽完善、不如人意的瑕疵之处仍不可避免。也许,人们可以用“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民间俗语,对那些批评祖国最厉害的人们不以恶意揣度,但前提却必须是胸怀一腔“爱恋”的希冀与善意。而不是不遗余力地一味谪贬、诋毁,甚至是一种仇视。

指出少数高校教师言行之不妥,并不说一定要为国家的缺憾刻意掩饰,而是要在披露与展示的鼓与呼的同时,尽力为其补足短板献计献策并付诸实践。每一个国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都是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梦之队成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应该是公民个体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的亲子血缘。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大学课堂,弥漫的是割断历史、是非混淆的信念动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短视,是崇洋媚外、厚黑保身的情感失落,此等“误人子弟”的后果贻患无穷、害莫大焉!

令人忧虑的是,面对舆论对“呲必中国”怪像的质疑,有人仍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与“学术自由”和“发牢骚、讲怪话”混为一谈,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发生在大学讲堂里的“呲必中国”,绝非一般老百姓“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街谈巷语,危及的是“爱我中华”的民族大义,是亟待较真儿和务必厘清的大是大非问题。“牢骚太盛防肠断”。摒弃“呲必中国”怪像,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占领大学课堂,才能不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

【责任编辑: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