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有匪君子 如琢如磨

05.02.2017  05:34

不懈的努力,坚毅的追求。对待科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周毅显得格外严肃;对待生活,周毅显得格外从容。刚入车联网协同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入眼的便是他认真的神情。在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停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

学海无涯,执着助力探索

大学毕业之际就能进入中石化这样的国企,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无疑是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面对这样的机遇,周毅却毅然选择了中关村科技发展集团,从事车载GPS导航系统的研发。“我也曾非常期待稳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但骨子里好像有一种不容安逸的力量一直在推着我前进。”周毅坦率地说。正是骨子里的不安逸,近些年来,他多次在科研上取得突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成都军区科技攻关项目等,参与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重要科研课题,在国际期刊及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译作1部,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中关村的经历仅仅是周毅步入车联网研究领域的开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他又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毅然走出中关村,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还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相继赴奥地利电信研究院(FTW)、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II)、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知名研究机构交流学习。“那种奔波的感觉,只能用‘累并快乐着’来形容了。”周毅笑着回忆。

海外访学经历让他收获颇多,“这些经历让我重新认知世界,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也让我不断地追求超越自我。经历越丰富,内心越平静,这正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心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尝试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人交流,努力去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体验不一样的教育和科研氛围,感受执着的学术奉献精神,这些经历对我的教学和科研产生了深远影响。

博士毕业那年拿到的中科院的offer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的offer,是周毅数年科研积淀的结果。再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时,他选择了家乡河南,选择了家乡最具文化底蕴的百年学府河南大学。“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明智的。在河大,我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能为家乡做点儿事情。这一定是此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他颇为动情地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上,他遇到了难得的指路人,站在巨人的肩上,一路披荆斩棘。科研路上的启蒙老师徐其东教授、奔向学术圣地的领航者刘富强教授、海外访学期间对他心灵洗礼的IEEE Fellow沈学民院士……因为有他们,从求学到工作,周毅才能一步步认识自我,才有勇气去接受挑战,才更深刻地领悟真正的科研之道。

孜孜不倦,严谨匡助科研

在车联网协同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里,一台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无人驾驶车无声地向我们展示着周毅和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因其形状与坦克相似,周毅就亲昵地称它为“小坦克”。它和智能交通沙盘模型一同见证了也将继续见证着周毅所带领的团队的汗水和欢欣。

科研过程中,周毅最深的体会就是团队作战,协作共赢。“目前,我们车联网协同技术实验室有十几个青年博士,大家都想凝聚在一起做些事情。我们有这么好的平台,又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我们没理由做不好。关键是要坚守一颗执着的心,认准一个方向,能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周毅对前路充满了信心。

他的研究方向“车联网协同技术”是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技术,同时也是一个与实际结合紧密的研究领域。然而,对国际前沿技术、高水平论文和基金项目的追求,往往会使研究人员忽略技术本身的社会服务价值。

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周毅就积极带领团队与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奇瑞汽车、郑州日产、宇通重工、沃隆电动汽车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真正深入企业一线,加强产学研合作,把新理念和新技术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从而创造更大价值。目前,他们已获批河南省车联网协同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河南省空间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并与奇瑞汽车签署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周毅所教授的《信号与系统》,曾被学生认为是“四大噩梦”课程之一,但这门课又是学生真正系统地认识自动化专业的开端。周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模型和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这门课程,又以形象直观的案例和仿真实物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应对难题。他在课堂上与时俱进,变讲解为引导,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习为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演示,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和求知的渴望。他还着力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课程设计题目,让他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考虑如何与现实接轨,体验攻克难题的乐趣,体验从零到一的突破。

不忘初心,理论扎根实践

在科研的道路上,永远是荆棘遍地。只有不断地披荆斩棘,不断地攻克难题,我们才能享受科研的硕果,享受科研的乐趣。”当谈及如何提高科研水平时,周毅如是说道。面对遍地荆棘,他不服输的精神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极快,一天不关注最新技术,就有可能落后。不断地走出去,与国际专家交流、与知名学者交流、与企业专家交流,敢于把想法展示于众、敢于让别人评价自己的思想、敢于承认科研中的不足,甚至敢于抛弃曾经多年的积累,从零开始。这正是周毅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所作出的选择。周毅笑着说道:“在这个大数据兴起的时代,各个学科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是必然趋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车联网协同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复杂的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计算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简称3C技术)的深度融合,另外,还涉及到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交通规划等领域。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才能为车联网协同技术保驾护航。“我校的计算机学科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校长娄源功牵头成立的河南大学现代物流研究院也涵盖了车联网协同技术领域。我们有幸得以依托此平台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河大的计算机学科一定能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不停地攻克难题,不断地挑战科研路上的艰难险阻,车联网协同技术已经深入到周毅的生活当中。在车联网协同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里,他自豪地向记者展示智能交通沙盘模型:“平时开车时遇见堵车,就常常会想到自己的研究,智能交通离我们已经很近。我们在车联网领域的研究,一定会让车辆更高效、更安全地行驶,提高通行率,从而减少燃油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耐得住科研的寂寞,承受住失败的压力,坚定不移地携手同行。恰如他的人生信条,“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