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工程院新增70名院士 我省两位本土专家当选
昨日,中国工程院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70名新院士。大河报记者发现,新增院士中我省有两位本土专家当选,分别是:郑州大学王复明教授当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省农科院张新友研究员当选农业学部院士。
两名新晋院士均来自周口
为什么他们能当选院士?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王复明:今年58岁,河南沈丘县人,现任郑州大学教授,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基础工程设施安全维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基础工程渗漏涌水防治和隐蔽病害诊治方面取得系统创新成果,解决了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1990年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获国际非开挖学术研究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张新友:今年52岁,河南太康县人,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主任、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等职务。他长期奋斗在农业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第一线,培育出花生新品种33个,实现了花生育种技术的重要突破和花生种植制度的重大革新,为推动我国花生育种水平提升和农业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和中国作物学会第四届科学技术成就奖,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首届河南省专业技术杰出人才。
在豫“两院”院士总数增至2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二者均为终身荣誉。“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
昨日,大河报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我省自2003年本土培养的院士实现零的突破以来,这次是我省第五次本土培养的人才当选院士。2009年至今,我省连续四届有8人当选两院院士,其中7人是“中原学者”。
“中原学者”是我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争取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尽快尽多地培养出院士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比如,2007年首届“中原学者”申长雨、张改平,于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我省选拔的“中原学者”喻树迅于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在豫“两院”院士共有2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外籍院士1人。
新当选的70名院士,平均年龄56.2岁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21名有效候选人。经过一系列程序,共选举产生了70位新当选院士。
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9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6人。
根据发布,新当选的70名院士,平均年龄56.2岁,且有更多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当选。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
如果把密布全国的高速公路、各类堤坝及地下管道等基础工程设施,看作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血脉”,那么,2015年度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王复明就是一位给国家“血脉”诊病治病、以“微创”修复为专长的“医生”。昨天,大河报记者对王复明教授进行了专访。
感言|当选院士,王复明连说四个“感谢”
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
“感谢这个时代,是时代造就了我。”在王复明看来,他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国家高速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都为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环境,“我很幸运”。
“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教育我如何做人、如何做研究。感谢这么多年和我一起艰苦拼搏、不畏苦难和危险的团队。感谢国家、河南省政府、行业部门和郑州大学长期以来给予我的支持。”王复明说。
“院士这个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和压力。”王复明表示,因为大家将会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我,我要更加严谨、认真,还要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我研究的领域里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攻克。
王复明认为,这么多年,他其实就是踏踏实实在干一件事情,而国家、省里以及学校给了他很多很高的荣誉。
回首|
踏入社会“第一课”,接触的是水灾
这么多年,王复明做的这“一件事情”都是和水有关。无论是高速公路病险工程,还是地下管道灾变防控,王复明坦言,他的研究最终解决的都是水引发的灾害。“因为我踏入社会的第一课,就接触的是水灾。”
1975年8月,王复明刚高中毕业,就赶上了抗洪。那一年,驻马店发生洪水灾难,洪水太大。“虽然我们家乡离驻马店约300公里远,但洪水还是冲毁了我和乡亲们筑起的两道堤防。”王复明说。
1977年国家高考制度恢复后,王复明志愿学水利,考取了郑州工学院水利系,本硕连读七年。1985年,王复明考取大连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1993年,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郑州大学教授,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近30年来,他始终围绕水引发的工程灾害防治开展科学研究,在渗漏涌水防治、隐蔽病害整治方面取得了系统创新成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获国际非开挖学术研究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奖励。
科研|
高速公路上、南水北调中线,都有他的“微创修复”技术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他所从事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那就是病路、险坝及地下管道的“微创修复”技术开拓者。
近30年来,王复明一直潜心研究基础工程渗漏涌水防治和隐蔽病害诊治技术及装备,取得了原创性和系统性的成果。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王复明清醒地认识到,养护维修将面临严峻挑战,开发推广无损检测病害诊断技术势在必行。
因此,从1994年到2004年,他和团队拉着检测车从省内到省外,冒着严寒酷暑,遭遇多次险情,无偿检测公路1.6万公里,获得了数以百万计的试验数据。在此基础上,他创建了层状结构电磁波和动力波反演理论,开发了路基路面分层检测评价与隐蔽病害诊断技术。
长期积累的大量试验数据,使王复明对我国高速公路的各类病害了然于心。
“很多‘病路’都是因为开裂、雨水渗入导致,这种病害比较隐蔽,而且多变。”王复明在受访时说,长期依赖“开膛破肚”式的维修方法,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影响交通、污染环境。
据此,他提出了无损检测与高聚物注浆相结合的非开挖维修新理念,开发了高速公路隐蔽病害诊治系统技术,为诊治基层脱空、唧泥翻浆等疑难顽疾开创了新途径。研究成果在湖北、安徽、河北、山西、云南等省高速公路维修工程中得到推广,产生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病害诊治技术的突破并没有令他止步,下一个目标是要攻克堤防、土坝及地下工程渗漏防治技术难题。
针对我国病险堤坝防渗除险迫切需求和传统技术存在的不足,王复明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基于非水反应高聚物的土质堤坝柔性防渗理念,揭示了高聚物材料在土体及水体中的扩散机理,发明了土质堤坝柔性防渗薄墙和地下工程涌水封堵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多项核心发明专利的技术体系。成果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上海苏州河堤防、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广州地下管道重大工程及病险水库防渗除险。2014年,该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未来|
将为城市地下管道“诊病、治病”
我国大量地下管道年久失修,渗漏问题突出,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导致城市道路坍塌事件多发。
对此,王复明提出了基于高聚物注浆的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新方法,开发了高聚物水下复合注浆技术,解决了地下管道渗漏脱空修复、涌水涌沙封堵、沉降管道顶升等技术难题。
此前,广州市某排水管道出现严重渗漏、开裂和沉降,造成多处路面坍塌。管道紧挨居民楼和通讯电缆,传统修复技术难以实施。而采用王复明的研究成果后,不仅解决了地下管道涌水涌沙封堵难题,而且成功提升沉降管道28cm,使停止运行16个月的管道恢复通水。
鉴于王复明在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他荣获2014年度国际非开挖学术研究奖。
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受到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在郑州市地下管道养护、维修中得到应用。
从高速公路到堤防大坝,再到地下管道,从反演理论、无损检测、病害诊治到非开挖修复和应急抢险,王复明打破了交通、水利及土木工程学科界限,却又始终围绕水引发的工程灾变防治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展开了近30年的持续研究。他不仅开创了工程安全领域新的学术方向,而且带领多学科交叉团队协同创新,实实在在地破解了我国基础设施安全维护面临的多项工程技术难题。这一切充分表明他具有敏锐的眼光、务实的学风、超人的毅力和宽广的胸怀。
留声机
院士这个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和压力。因为大家将会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我,我要更加严谨、认真,还要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我研究的领域里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攻克。
——
2015年度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王复明
【责任编辑: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