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节如璧不可污(人民论坛)
马祖云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3日 04 版)
明代,身处贿赂盛行、争权夺利的官场生态,于谦那样志存高远的贤臣却依然坚守节操、修身如玉。他在《无题》中剖心表白:“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自古而今,这种重名节的品格,成为中华文化的清流,即使处于世俗的烟尘中,依然如沁人心脾之暗香,令人信从。
名节何以有如此强的穿透力?关键就在于它以高洁养心、以信念养性。有之则身虽处贫困逆境而不卑贱,虽立风雨之中而安身立命如山。因此,古人称节操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不拔之基也”,凡君子志士“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从壮志难酬、愤然投江的屈原,到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岳飞;从坚忍不屈、秉持汉节的苏武,到拒绝劝降、视死如归的文天祥,更以报国之大义情怀而德音流百世、英名垂青史。
“士崇名节道方兴”。崇尚名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亦为滋养民族灵魂的厚德文化。共产党人尤重名节,并赋予其更高的境界,熔铸成一种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一种为民、务实、清廉的为政守则,一种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这是为党增光之大“名”、为民造福之大“节”,也是为国献身之大“名”、为公舍私之大“节”。孔繁森大爱献藏民,把精神丰碑树立在雪域高原;杨善洲奉献一辈子,把理想信念彰显在大亮山上;独臂英雄丁晓兵忘我卸“光环”,把永葆本色展现在新的舞台……无数共产党人以名节立世,更走出了大道。
不能不看到,身处深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时代,党员干部的名节面临诸多考验。有的人弃名节如敝屣,面对金钱美色诱惑,来者不拒,有钱就是爹,有奶便是娘。有的人什么都有,惟独丢了名节,贪欲无度,到处伸手。更有甚者,因此而为人所制,沦落成为虎作伥的工具,要他干啥他就干啥。今天,从那些“苍蝇”到那些“老虎”,仗权贪腐、登峰造极,不仅为千夫所指,更玷污了党的形象。不对此辈除恶务尽,焉能修复百姓的信心与信任?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封建廉吏尚且有此境界,共产党人应当比之更高。权力非药,却能迷醉心魂;利欲无牙,却能吞噬理想;金钱无手,却能推人堕落。说到底,心中无名节操守,下手就失了法度。“操守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缺失了崇高信仰和坚强党性这一“真宰”,必会心灯泯灭、荣辱颠倒、利令智昏。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正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修心。惟有如此,方能不因失意而失志、不因腾达而失节、不因日久而失省、不因卸职而失德,才能有“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的清醒与定力,始终永葆名节长青而不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