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化武疑云加剧大国角力,中方主张客观公正调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到底是谁干的?过去两天,叙利亚西北部一反政府武装控制地区遭到疑似化学武器袭击的事件震惊国际社会,也再次引爆各方围绕“谁是凶手”的争吵。事件造成至少200多人死伤,其中包括多名儿童。在当今文明社会却还上演这样的惨剧,不能不令人扼腕、揪心。
事件扑朔迷离之际,美英法三国向安理会提交决议草案,并极力推动在纽约当地时间5日的安理会会议上就该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法新社披露的草案文本显示,其内容显然不利于叙利亚政府。报道称,草案“强烈谴责在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呼吁叙利亚提供空袭当天的飞行计划、飞行日志和其他军事行动信息,要求大马士革向联合国调查人员提供直升机中队所有指挥官的名字,允许调查人员与叙利亚将领以及其他高级官员会面,要求叙利亚允许联合国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小组人员访问有关空军基地。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如果草案付诸表决,很可能会被俄罗斯投反对票否决,该草案看起来让俄罗斯蒙羞。法新社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5日表示,美英法提出的决议草案文本不可接受,是“反叙利亚”的,在事实还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先入为主地指定了罪犯。
今年2月,安理会曾就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草案举行表决,中国与俄罗斯都行使了否决权。这次中方还会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吗?5日在记者会上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在化武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反对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出于任何目的使用化武。我们特别谴责针对平民使用化武的行径。叙利亚化武问题事关维护国际防扩散体系和推进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我们主张,必须对袭击事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调查,基于确凿证据,对肇事者和责任方作出认定。
自叙利亚冲突以来,“化武疑云”就如同一个幽灵一样,不时浮现,挥之不去。2013年8月,叙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发生一起严重化武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当时估计的数字是,有超过1400名平民死亡。此后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叙利亚销毁了所有化学武器。
一名匿名化武专家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国际组织证实,2014年,叙利亚境内的化武、化武原料、生产设施及储存库就已全部销毁。近两年,西方国家对于“叙利亚化武”的争议主要在于氯气罐的使用。氯气是一种常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盐酸,它本身不是化武,但当有毒性的氯气用作战争目的,被国际上认作是“使用化武行为”。到底谁在叙利亚使用化武?该专家表示,中方认为,目前证据不全,不希望叙利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当年,美国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打击伊拉克,但后来一直没有找到相关武器。
“西方国家不断搜罗证据指控所谓叙利亚政府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事实上是在为迫使巴沙尔下台寻找依据。”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赛义德·拉文迪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疑似化武袭击事件发生后,一些西方媒体的“舆论攻势”再度展现给世人——反对派爆料的消息很快被不加确认地直接转引,并将案件实施者扣在叙利亚政府军的头上。拉文迪认为,西方国家希望利用化武问题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首先,它们希望为在战场上遭遇挫折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打气。去年,在叙利亚政府即将收复该国经济中心阿勒颇时,西方国家旋即介入,要求交战双方立即实施“人道”停火。其次,西方国家试图利用这一点破坏俄罗斯与反对派接触、斡旋的努力。
【环球时报驻外特派特约记者 韩晓明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姚丽娟 柳玉鹏 陈一】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