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供求逆转倒逼麦客走进“e时代”

03.05.2016  12:13


从1998年到2006年这8年间,麦客供小于求,处于一本万利的黄金期。2006年开始,农机爆发性增长,国内收割机数量翻了十几倍,一方面这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市场趋利的拉动,看这行赚钱,一哄而上。市场一饱和,分到每人碗里的,无论是作业价格还是作业量都不可避免地下滑。特别是现在,随着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上油料、运输成本飙升,麦客经济已进入拐点期。要分到一杯羹,就得信息畅通、有眼光、善经营、有的放矢。因此,他们开始利用互联网获取跨区市场动态信息,了解作业行情,洽谈机收订单。

往年,刚进入4月份,不少农机手就脚底板‘抹油’,赶到千里之外‘探路踩点’,既搭人力又费财力,效率也不高。由于信息不灵通,机手盲目乱撞,转移作业地点,费工误时不说,钱挣得也不是很多。现在,网络成了众多农机手揽活赚钱的必选工具,只要鼠标轻轻一点,机收作业需求信息尽收眼底,避免盲目流动,抢占市场先机。”当日,正在网上忙着与豫南、天津等地的客户联系麦收订单的该县农机推广站站长杨永新如是说。

我们合作社具有多年跨区作业经历,虽然拥有自己固有的跨区作业‘根据地’, 但如今的麦子,是越来越难割了。2000年左右,只要跟着大部队出去,再笨的人一年都能带回个四五万元。如今效益下滑得厉害,过去一台收割机一年能收两多千亩,一亩七八十元。现在,一台一年只能收七八百亩,一亩五十元。过去买一台收割机,两年轻松收回成本,现在紧赶慢赶也要四年以上。而且,‘根据地’也不稳固,经常受到冲击,必须经常联系、悉心维护,才能确保跨区作业‘有活干,有钱赚’。这不我刚和西平县的麦收经纪人视频聊天完”刚离开电脑旁,乐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丁仲收便滔滔不绝的说。

据统计,今年麦收前夕,该县有1000余名“麦客”,通过互联网与客户签订小麦跨区作业合同700份,合同作业面积达48万余亩。


作者:南乐县农机局 程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