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女将,魅力绽放——历史文化学院教工女排勇夺三连冠

08.11.2014  17:45

      11月5日18时许,暮色降临,华灯初上,我校明伦校区东操场排球上依旧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我校2014年教工女子排球冠军争夺赛正在紧张进行,文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这两支交战多年的女排队伍再一次狭路相逢——这是一场强者的对抗,一场顶级队伍的对决。 随着一记完美的扣杀,历史文化学院以2:1获胜成功卫冕,勇夺三连冠。

      从被迫参加到积极参与,从不正规的组队到规范化管理,从对排球一无所知到灵活拼杀在赛场上,历史文化学院这支教职工女排队伍中的八名队员,在备战的数月时间里,顽强克服了来自家庭、教学、科研、训练等各方面的重重压力,成功卫冕。她们不是为荣誉而战,她们是为历史文化学院而战!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从去年接到比赛通知开始,历史文化学院女排遂即开始了每天三小时、双休日全天不休的训练。每天连续不断的高强度训练使得每位老师身上都伤痕累累,苦不堪言。天气渐冷,老师们身着单薄的衣服奔跑在赛场上,被汗水一次次浸湿的衣服在寒风的侵袭下变得冰冷潮湿,感冒发烧几乎成了队伍中的常事。但是,为了整个团队的效益,为了历史文化学院的荣誉,八位老师在训练中无一缺席,从不懈怠。渐渐地,带伤上阵不足为奇,病痛缠身也是习以为常。

      除了艰苦的训练带来的伤病问题,排球技术对一些老师来说也是硬伤。由于队伍秉承兴趣为先的原则进行组建,很多老师在排球上几乎一窍不通,比赛训练过程无形中增添了几分艰难。除了集体的训练外,排球技术欠佳的老师都购买了大量的有关排球知识的书籍和影像资料,回到家中自主学习,一步一步钻研,主力二传张艳老师常常调侃自己研究排球技术就像搞科研一样。主攻手李海燕老师的丈夫几乎每次训练都身影相随,端水携衣,场上场下,交流心得。刻苦的训练加上勤奋钻研,使得队伍成员层次水平从参差不齐逐渐发展到有序均衡、团结默契。

      学院党委书记谢清溪和院长苗书梅很是关心和关注女排赛事,经常对队员嘘寒问暖。体育馆中也会经常看到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光辉的身影,闲暇之余他常常观看队员们的训练,还甘做“捡球员”在场上跑着为队员们捡球。副院长刘百陆也常常到比赛现场为队员们加油呐喊。院领导的支持与鼓励给队员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为学院争光的信念深深扎根在她们心中,凝聚成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观众们只看到了赛场上灵活矫健、英气逼人的她们,却不知道她们的手臂肌肉拉伤的疼痛,不知道她们感冒咳嗽咳得肺快要炸了的感受,不知道她们每一次中场休息都有老师因体力不支脸色煞白,稍稍休息后又咬牙上阵的辛酸。队中最为年长的谢秀红老师,虽然满身伤痛,但她总以张艳老师为例鼓励队友。张艳老师为了不影响团队训练,无论刮风下雨,都是让上中学的孩子自己买票乘坐公交车去外地上学、而自己却开着私车载着队友到处训练……每每提及这些,身为母亲的谢大姐都心疼难过得哽咽说不出话来。她们把大爱献给了团队、献给了集体,在她们看来,风雨中,这点痛不算什么。

准确定位,人人都是核心

      “每个人都是核心人物,都是主角,队伍中不存在替补。”这是队长段冰老师都常说的一句话。虽然替补是每一项竞技比赛都必需的一种特殊成员,但在历史文化学院的女排队伍中,八名队员举足轻重,缺一不可。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态度参加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偶尔有某位老师因事耽误了一次训练,第二天来训练时这位老师便会愧疚不已,连连道歉,在训练中更加积极表现,想要尽最大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弥补给团队带来的影响。

      除了队员这一身份外,她们还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学生。教练是来自体育学院的两名研究生,以学生的身份来执教比自己年长许多的老师们,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一些生怯和保守。但为了使队伍得到正规化训练,学院工会主席杨光辉吸取往年的经验和教训,从教练一进队便明确一条:在排球这一领域,教练是老师,老师们是学生。准确定位以后,教练便抛开一切顾虑,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着指导训练。老师们也都暂时放下了自己为人师表的温文尔雅,像战士一般刻苦训练,虚心听从着教练的指挥调度。

      “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优秀的团队之所以优秀,并不是因为哪个人的功劳,而是由整个团队共同的心血和汗水所熔铸。在女排这个队伍里,教练和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准确的定位、默契的配合,使整个团队像一个“人”一样,在五脏六腑的共同支配下健康的生活,茁壮的成长。

队伍中的“调和剂”

      “打出拼搏精神!打出球的精彩!不想名次,只求一种境界。”这是总决赛前队长段冰老师给队友们发的一条飞信。是的,在总决赛所有观众的见证下,她的这段话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完美的背后,作为队长的段冰老师以其乐观开朗的性格领导着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作为整个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却像一位“大姐”一样以身作则,关照着每一位队友。

      赛场上,段冰老师始终以高昂的斗志感染着队友,除了做好自己的动作外,每一个队友的每一个动作她都高声呐喊,加以提醒。每得一分,她都会激动的跑过去与队员击掌;输掉一分,她会微笑着拍拍队友的肩膀,加以鼓励。训练时,偶尔有队友出现情绪波动,效果不佳的情况,段冰老师便会在训练结束后号召大家出去“搓一顿”,无形中拉近了队友间的距离。

        赛场外,段冰老师也是一名老师,一个母亲。她的身后,有着数百名学生和年幼的孩子。一周二十几节的课程难免与比赛有冲突,但段冰老师从来没有缺过学生们一节课,上完课顾不上歇一歇便直奔训练场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说:“我是队长,必须以身作则,任何理由都不能耽误训练,队长在,军心才不会动摇!”是的,她说到了,也做到了。不耽误学生,不影响比赛,但是她却“委屈”了自己年幼的孩子。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丈夫在外地攻读博士学位,难以分担家庭的重担。段冰老师便只有委托朋友去接送孩子,偶尔遇到朋友有事,孩子便独自在幼儿园等着。而为了历史文化学院的荣誉,为了女排团队能再创辉煌,段冰老师只有舍小我为大我,将对家庭的遗憾和愧疚深埋心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小组初赛直至最后的冠军争夺赛,虽然一路凯歌,但殊不知为了打好每一场比赛,历史文化学院的女排队员们都认真对待每一个对阵选手,仔细分析研判,做到知己知彼。尤其是冠军争夺赛,这是比赛双方第三次在教职工女排决赛中相遇,作为老对手双方可谓是相当熟悉。历史文化学院第一场的表现并不尽人意,以七分之差落后于文学院,这让场上很多铁杆“粉丝”不禁为她们捏了一把汗,难道高水平的技术要在这最关键的时刻黯然失色?难道高强度的训练已使她们无力抗战?难道••••••当然不会!观众们的种种疑虑在第二场一开始就被一扫而空,历史文化学院的队员们的情绪并没有因第一场的失利而受到任何影响,反而渐渐进入佳境。“慢热”的性子使她们稳扎稳打,享受着比赛的过程。她们深知自己队伍的特点,所以完全相信自己的实力。同样,对于对手的队伍状况,她们事先也做了完备的分析,每一位队员的性格和作战技术她们都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完善自我是一种实力,掌握对手是一种智慧。她们用冷静的判断和默契的配合,及时抓住对方松懈的时机奋起反击,一记重扣,落地有声,终于斩获桂冠。

      每一场比赛都会有终结,每一个活动都会有落幕,华丽谢幕的背后凝结了太多的艰辛与汗水,忍受了太多的病魔与伤痛,承载了太多的期盼与渴望。一路走来,八名女将不叫苦不言累,她们牺牲休息休假的时间、舍弃陪伴家人的光阴、放弃参加研讨会、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热爱——彰显女排风采,延续学院辉煌。她们心中没有自己,只有团队!

      铿锵女将,魅力绽放。她们用顽强拼搏的精神与强烈的团队责任感支撑着历史文化学院教职工女排的辉煌!相信未来的她们,一定会在更高的平台上越走越远,留给我们一道更加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