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卫龙需要增添新品类来完善矩阵
中新网12月1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日,“卫龙半年亏损2.61亿元”登上微博热搜榜。有网友疑惑,“我每天都在吃卫龙,为什么还会亏本?”
“辣条之王”卫龙发生了什么?
资料图:辣条产品。 韩章云 摄“辣条之王”为何会亏损如此之多?
“卫龙半年亏损2.61亿元”的消息来自其日前披露的招股书。
经历过去年一次递表未获批、一次因市场环境欠佳押后上市后,今年6月,卫龙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并再通过港交所聆讯。
卫龙的最新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分别约为6.58亿元、8.19亿元、8.27亿元及亏损2.61亿元。
本来平稳增长的业绩,为何会在2022年上半年刹住了车?卫龙解释称,这是由于与此前投资有关的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影响,且2022年的经营业绩将受到该影响。
据了解,2021年5月,卫龙曾完成Pre-IPO轮融资,这轮投资方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跟投。
招股书显示,2022年4月,卫龙与控股股东及CPE等投资者订立了股份购买协议之补充协议,卫龙以对价约1576.27美元向该等投资者发行及出售合共约1.58亿股普通股。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此类股份发行产生了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共6.29亿元,该开支自2022年合并损益表中扣除。
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这笔大额付款开支,卫龙今年上半年应会继续盈利。
营收下滑,卫龙遭遇提价“后遗症”
除了上半年利润受大额付款影响出现亏损,卫龙上半年的营收也出现下滑。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卫龙的总收入分别约为33.85亿元、41.2亿元、48亿元。但2022年上半年,卫龙的收入由上年同期的23.03亿元减少1.8%至22.61亿元。
就披露来看,这主要由于调味面制品的销售收入有所减少。2022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收入为13.41亿元,同比下滑4.3%。
导致销售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则是调味面制品的销量减少。卫龙对此解释为:受疫情因素及上半年对主要产品类别采用新包装、生产工艺、配方或规格进行最新产品升级而作出价格调整,致使客户需要一定时间应对该价格调整,所以销量受到了暂时性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卫龙曾进行过两次提价。有网友评论,“原来2块一包的辣条,后来涨至3块,然后是5块。”还有网友表示,“太贵了,现在已经吃不起了。”
中新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多家超市及线上零售平台,卫龙的主打产品大面筋(辣条)价格已升至5元以上,虽然部分超市及平台会有促销活动,但促销价也接近5元。
资料图:某超市货架上的卫龙产品。 中新财经 左宇坤 摄或需尽快摆脱“辣条依赖症”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近年来食品原材料、包装成本上行,给食品企业带来压力。不只是卫龙,同为辣条企业的麻辣王子也于上半年宣布提价。其他食品企业,如,甘源食品、达利、李子园、洽洽食品此前也均宣布调价。
卫龙产品涨价背后还有连年增长的营销费用支出。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卫龙推广及广告费用分别约为0.31亿元、0.47亿元和0.79亿元。即使是原材料成本承压的上半年,该项费用仍高达0.37亿元。
卫龙加码营销、制造话题的同时,还出现过“翻车”。因部分辣条产品的外包装广告语含有“约吗”“贼大”“强硬”等,今年3月,卫龙辣条在网上引发热议。“卫龙辣条包装被指打低俗擦边球”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营销和价格争议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卫龙虽是辣条领域“老大”,但未构筑“护城河”,竞争者不断入场。虽然近年来其致力于产品多元化,但从营收上来,仍摆脱不了“辣条依赖症”。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新财经记者表示,卫龙目前的核心产品仍是辣条,产品结构还不够丰富完善。“从辣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卫龙的行业地位没有问题,但辣条在主营业务中占比过高,就存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风险,影响公司的利润空间。”
朱丹蓬认为,卫龙需要增添新品类来完善矩阵,开辟高端化、健康化零食产品布局,摆脱不健康、低端零食的印象。“目前卫龙也在做一些战略调整,包括整个产品矩阵以及经销商的质量和整个营销体系。整体来看,也是为未来上市估值这一块做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