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博物馆如何更贴近观众——访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宏

26.02.2015  16:59
2014年华夏古乐参加泰国·中国河南文化节 2012年华夏古乐与美国观众的互动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宏

离开讲解,为什么我们很难看懂文物?”“为什么参观博物馆不到一个小时就感到疲劳,而在电影院看上几个小时电影都不感到累?”“现代博物馆怎么才能走进观众心灵?”……近日,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李宏以原创陈列的运作与河南博物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为主题做了解答。

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支点

河南博物院处于华夏腹地,具有区域文化和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双重资源。

博物馆是公众终身接受新知识的理想场所。”在河南博物院里分管陈列部、藏品管理部、研究部和华夏古乐团工作的副院长李宏谈起博物馆原创陈列策划,有太多的话要说——

博物馆的藏品和陈展中,有80%以上的文物信息来自科学考古的成果。为营造传达完整信息量的展陈空间,河南博物院注重立体化的空间营造,成为中原文明的形象课堂和文化信息传递空间。

用新的展示理念、新的运作方式去营造一种文化大视野,用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将文物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文物本身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发掘出来,变为鲜活的艺术形象。李宏在原创陈列的策划中,探索着这种理念与实践的创新。

基于这样的理念,河南博物院向社会推出大量原创陈列,特别是从不同角度诠释历史的中原文明向心力系列展。不仅举办了礼乐之邦——河南夏商周文物展、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展等,在彰显中华民族文明向心力、凝聚力的同时,表现了中华民族文明多元一体,不同文明在碰撞中走向融合的历程。特别是“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展”是由河南博物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起,联合国内20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大型原创展览。展览通过“鼎之初现”“华夏定鼎”等六个部分再现鼎在中国历史上的使用与演变,诠释中国特有的“”包含的文化属性,揭示鼎由炊器发展为礼器,进而成为国之重器、政权的象征,最终上升为文化符号的发展历程。这个项目获得了全国陈列、教育案例、图书出版、文化创意等多个奖项。

在考古与复原中重现历史

谈起一手缔造并精心打造15年之久的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李宏充满感情:“一个博物馆中存在这样一个乐团,一群艺术家以博物馆为终身事业,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博物馆所有的陈展模式中,文物展品一直以静态被人们诠释和述说。然而音乐考古与音乐文物复原,所带来的历史乐音,打破了物与人的相互无言。

基于这种理念,华夏古乐团2000年建立以来,已从陈列的立体展示发展到以抢救、保护、传承和推广音乐文化遗产为宗旨。乐团演出使用的乐器,是根据中原地区出土的音乐文物复制而成,演奏的乐曲是诸多专家根据流传已久的古谱编译配置而成,演奏人员的服饰是依照出土的文物图像复制而成,整体演出形式也来自有据可考的文物考古实物资料。

华夏古乐近十五年来,演出上万余场次,足迹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包括于2007年参加香港中乐团成立30周年音乐会,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2011年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了《弦歌八千载——华夏古乐音乐会》,2012年赴美国西海岸10余所大学进行文化演出。与此同时,一批以传承音乐文化为己任的青年艺术家在博物馆事业中展露才华,走上了美国、韩国、泰国、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舞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文化交流和古代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中担当重任。

在传播与互动中提升文化

河南博物院作为一个地域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单位,负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而且是河南乃至中原文化传播的代理人角色。李宏认为,博物馆不是静止的,参观者同时也是创造者,不断赋予它新的意义。同时,博物馆提供的不是固定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文化过程。在保护、研究、展览等基本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功能,如今也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

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与公众的多样化要求,现代博物馆功能逐渐形成了整理、制作、保存、修复等多个延伸。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构建覆盖面更加广泛的博物馆文化传播体系。今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活动,已不局限于博物馆馆舍内部,其活动平台延展到了整个社会。

在这场立体的陈展项目运作中,令李宏高兴的是,观众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在博物馆的陈列创意碰撞中有了新的升华,艺术创造的外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扩展,博物馆工作人员收获了文化遗产更多的呈现方式。

华夏古乐团是博物馆与观众互动的经典。2014年7月,在中韩两国元首认定并向外发布的中韩人文交流项目名录中,中国河南博物院和韩国国立国乐院共同筹办实施的“国际音乐考古学术会议”项目赫然在目。而列于这个名录的19个项目中,作为博物馆的项目也只此一家。这是河南博物院近年来所构建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一环。

李宏认为,21世纪的博物馆,已经成为多元文化交叉汇聚的中心。展示历史与现实中人文精华,以多种形式、不同视点保护和传播文化遗产,使文物展示变为与观众的科学、艺术、历史对话的平台。将文物本身蕴含的丰富信息发掘出来,变为大众能感知的鲜活形象。这正是如今博物馆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