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简析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能有效促进高新区经济形势快速发展,实现高新区成为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创新驱动和科技服务的示范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生态活力宜居的新城区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门类齐全,总量稳步增长
目前在服务业的15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高新区已涵盖除“国际组织”之外的14个,基本形成了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门类较为齐全的服务业体系。据第三次经济普查初步结果测算,高新区管辖范围内服务业法人单位839个,从业人员3.86万人,营业收入66.4亿元,分别占全部法人企业单位个数、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的70.3%、56.1%、55.2%。服务业总量稳步增长,对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结构逐步优化,领域不断拓宽
我区物流业、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起步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晚,但发展趋势较好,结构逐步优化,涉及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目前,我区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业76家,电子商务46家,金融保险17家,房地产65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5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6家,计算机软件业9家,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高新区的区域竞争力。
(三)交通条件便利,区域优势明显
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好。高新区位于西安、武汉、郑州三大都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正好处在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大武汉城市群的地理中心点,距三大城市均不到400公里。很容易成为加快腹地经济开发开放的“窗口”,也容易形成区域发展的“极化效应。特别是白河南工业园区域,毗邻312国道、二广高速、沪陕高速、南阳机场,立体交通网络成熟,使高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地位凸显,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扩大招商引资提供有利条件。
(四)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仍然偏低
2013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57.7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区域GDP比重为52.9%。服务业增速远高于农业、工业。但我区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相对较小。在全部服务业中,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体的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比重达60 %,高于同期现代服务业比重20个百分点。我区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的扩大。
(五)科研力量薄弱,人力资源匮乏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是信息和知识技术含量相对密集的产业,但现阶段高新区服务业人才比较短缺,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的现代服务业人才数量更是不能满足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相对较少,科研能力明显不足。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片面追求人才使用的成本最小化,培训投入不够。人力资本的缺失很大程度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六)收入水平偏低,消费需求不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对生活服务的需求。2013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06元,与郑州的26615元相比更是相差3109元。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即期的消费需求,在整个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减少对服务业的消费,而首先满足必要的物质需求。这样就严重制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影响其发展进程。
二、存在问题
(一)传统思想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受传统“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服务”的传统思想影响,无论规划用地、资金等要素都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中心,向工业倾斜。在者诸多服务业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部门、行业,处于分兵把守的状态,市场开拓、投入力度相对较小,服务业市场集约程度低,导致传统服务业不强,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由于我区尚未出台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划的指导意见,目前区内服务业各企业仍在自然发展,一定程度造成服务业企业布局不合理,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粗放型工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不够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工业的壮大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高新区201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42亿元,虽然经济总量很大,但工业产业层次较低,工业结构整体上仍以传统的资源型、初级加工型为主,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弱,对现代化服务业需求不旺。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保险等服务需求的拉动,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服务的支撑。而我区工业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现代服务业缺少加快发展的基础。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不足削弱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投资是一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没有适度的投资,就谈不上行业的跨越。2013年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95亿元,但现代服务业投资仅 10.2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9.1%;而同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11亿元,是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4倍,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4%,高于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同期比重个40.3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不足,严重削弱了其发展后劲,阻碍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强力推进现代物流业
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立以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物流产业集聚度,降低物流费用,提升产业层级,使企业物流向规范化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源优势,以东森医药、美的电器、中商农产品中心、龙腾物流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生产型物流与商贸型物流同时发展,使现代物流集聚区成为豫西南的医药、家电、农产品等重要物流区域,并成为辐射豫鄂陕区域的物流枢纽。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电商创业基地与淘宝网合作实施的“特色中国南阳馆”项目进展迅速,目前已经入驻企业40余家,正在办理入驻手续的200余家,预计今年网上交易额实现10亿元。今后要进一步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早规划、建设,提供完备的硬件设施,争取引进一批有成熟经验的电商企业和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如京东商城、国美、苏宁、1号店、亚马逊等,形成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态势,进而带动仓储物流、电子信息、软件、创意设计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为高新区经济跨越式增长注入强劲的动力。
(三)创新金融融资形式
金融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流通和交换环节,它具有聚集、融资、分配诸多功能,被誉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服务业的发展更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要在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资金的同时,不断盘活现有的资金,创新金融形式,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可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提高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对中小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承接大型项目解决资金需要。
(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加强支柱产业关键技术及研发成果转化。围绕南阳光电产业、光学设备、防爆电器、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继续加强工程技术研究,加大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技术转移的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服务主导产业发展。
(五)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完善机制,着力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认识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硬环境。从实际出发,以物流业、电子商务等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应用、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第二充分发挥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工院等现有高等院校及各类社会机构的作用,加强正规院校专业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第三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符合高层次人才特点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把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纳入高层次人才分配方案。
(七)促进产业融合互动
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具体表现,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日益加深。因此,要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制造业提供足够的产业支撑。我们的制造企业也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在吸收国内企业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升服务价值在产品中的比重。
(八)完善统计规范管理
现代服务业行业众多,经营方式复杂多样,很多领域统计比较薄弱,统计数据容易出现漏统、少统现象,不能全面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在强化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上,主要要立足现有统计方法制度,突出抓好入规入统工作,特别是商贸餐饮、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单位的入规入统。首先要将已达规模的单位全部纳入常规统计联网直报;其次要将已达规模的个体私营户转为企业纳入常规统计联网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