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打造护水绿色长廊
从天空俯瞰南阳,成千上万亩的防护林带和生态基地点缀干渠两岸,绵延成一道壮观的生态屏障。
目前,南阳市森林覆盖率已达35.25%,丹江口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丹江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二类以上标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键在生态,重点在造林。只有绿化好源头生态环境,才能确保水质永续安全。近年来,南阳市把打造绿色水源地作为重要目标,坚持以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为统揽,构建生态屏障,实现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说。
2013年11月,南阳市出台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林业建设规划,把干渠生态防护林带作为生态绿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
在干渠两侧,打造“贴身”绿色长廊。按照100米宽的标准规划造林,目前南阳市共完成造林32891.7亩,打造了一条集景观效益、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在水源地小流域,建设纵深生态屏障。仅2014年,南阳完成环库生态隔离带造林5.17万亩,完成水源涵养林工程13.7万亩,同时开展森林提质增效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截至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0平方公里,新增水保林15000公顷,林草覆盖率由47.3%提高到62.5%。
“绿色走廊其实也是‘绿色银行’。”南阳市林业局局长汪天喜介绍说,南阳正在着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整合涉农项目重点支持林果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增强生态建设能力。西峡县10余万亩猕猴桃基地,亩均效益1万元以上;淅川县先后引进49家企业,承包荒山20余万亩,发展毛竹、软籽石榴等生态产业7万多亩……目前,渠首高效生态经济林、水果园面积达到35.3万亩,猕猴桃、金银花等高效生态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