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第一生产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以此为基础应运而生,近年来蓬勃发展,早已经是各国在经济领域方面竞争的重中之重。在现今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急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也需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的强弱,会直接决定这个地区的竞争力强弱,高新技术增加值占比也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
因此,加快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壮大,是提升南阳在中原经济区的竞争力,加快南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实现全市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南阳资源相对人均占有量不是太高,又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资源开发对环境破坏大,南阳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开发之路,要发展只有走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
发展概况 南阳市近年来在推进“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的进程中,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层次,增强了企业竞争力,科技创新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十一五”时期以来,南阳市确定把新能源、光电、新材料三大产业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14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目录统计范围的企业共14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6%,涉及信息化学品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医药制造、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5.7亿元,同比增长12.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6%。一批企业靠科技创新发展壮大,以光电、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多晶硅太阳能光伏、超硬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区域分布 南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为:宛城区16家,卧龙11家,南召2家,方城4家,西峡15家,镇平6家,内乡6家,淅川1家,社旗3家,唐河15家,新野8家,桐柏5家,高新区20家,官庄2家,新区1家。
图表一:2013年南阳市部分县、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情况
宛城 | 卧龙 | 西峡 | 镇平 | 高新 | 社旗 | 唐河 | 新野 | 桐柏 |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万元) | 63952 | 151489 | 120443 | 39627 | 44855 | 35877 | 85344 | 43308 | 71206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 7.1 | 22.5 | 10.9 | 4.5 | 12.3 | 10.8 | 11.5 | 4.4 | 16.0 |
行业分布 从大行业分类看,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为单位分布最多的行业。其中医药制造业48家,其次是仪器仪表制造业46家(其中光学仪器制造行业有30家,占该行业大类的63.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5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9家,通用设备制造业5家,专用设备制造业4家,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家。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光电产业是南阳具有显著优势的产业,已列入河南省“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7年7月,南阳市被省授予南阳光电产业园(基地)。目前,南阳光电生产企业已达100余家,产品有10大类160余种。成为全国三大光学冷加工基地之一,在光学引擎、光学镀膜、太阳能多晶硅、激光检测仪器、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等现代光电产品的技术开发和生产方面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其中光学引擎、光学镀膜等产品研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体上已经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其中纳入规模以上的有30家,拥有中光学集团、利达光电、南阳华祥光电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大型光电企业。2013年规模以上企业光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28.8亿元,骨干企业河南中光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7亿元。
企业规模 以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等指标来衡量,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总量不大。2013年纳入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目录统计范围的148家工业企业总产值为275亿元,占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主营业务收入28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1亿元的82家,1亿元以上的6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仅4家);利税25.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7.4%。
产业结构比例 在规模以上14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1家,非国有控股企业147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0.7%和99.3%,整体来看,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以下特点:
(1)、从所有制情况来看,内资企业132家,占89.2%,外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16家,占10.8%;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49.2%的比例,国有控股企业仅占0.8%;
(2)、从企业规模上来看,小型企业占南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绝对比重,共有小型企业100家,占67.6%,大中型企业只有12家,其中大型8家,中型40家;
(3)、从产业结构上来看,重工业企业比重较大,14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91家是重工业,占64.5%,这与南阳市工业总体的产业结构是一致的。
产品销售情况 2013年南阳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82.3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销售收入的8.2%,医药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35亿元,其中医药制造102亿元,仪器仪表制造业56.4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52.5这三大产业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并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重点企业和产品群,利达光电公司等一批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南阳防爆集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防爆电机科研生产基地。目前,南阳已成为省级光电、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
科技投入 三经普调查显示,科技投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科技创新人员队伍扩大 2013年,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255人,比2012年增加4605人,增长36.4% 。在全部科技活动人员中,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13628人,比2008年增加7452人,增长幅度达到120.7% 。研发人员的年人均劳务费为3.74万元,比2012年提高了1.5万元,为同期工业企业人员年平均收入的1.45倍。
二、科研投入不断增加 2013年,南阳市有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8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6.9%,比2008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有R&D活动企业56家,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比重为18.4%,比2008年下降1.6个百分点;小型工业企业有R&D活动企业42家,占全部小型工业企业比重4.0%,比2008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13年,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20.05亿元,比2008年增长119.7%;R&D经费投入强度为0.74%,比2008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8.70亿元,比2008年增长115.0%,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1.14%,比2008年下降0.12个百分点;小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35亿元,比2008年增长212.7%,小型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0.14%,比2008年提高0.07个百分
二、高技术产业建设成就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以来,南阳市确定把新能源、光电、新材料三大产业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5.7亿元,同比增长12.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2%。
实现产业聚集式发展
近年来,南阳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产业聚集式发展,形成以天冠集团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宛西制药、福森药业、普康药业为骨干的生物医药产业;以二机集团、防爆集团、金冠电气为骨干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中光学、乐凯集团、华祥光学为龙头的光电产业;以中南钻石、西保集团为骨干的新材料产业。目前,南阳共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个,省工程实验室8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2014年,南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851件,其中发明专利297件,分别较上年增加114件和9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5项。
发展逐年稳步上升
十二五以来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稳步上升。汇总资料显示,2009—2013年,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表三:历年以来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 38.1 | 60.9 | 68.6 | 67.8 | 75.7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 8.8 | 10.7 | 9.6 | 9 | 9.6 |
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出口产品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交货值为27.2亿元,占全部出口额的24.8%,高新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彰显企业出口竞争力的主打产品。
三、主要存在问题
从整体来看,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在南阳的发展状况良好,可是该产业所占经济增长比例比较低,当前还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及融资困难等问题。
(一)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组建起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突出表现出来,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意识不足。2013年科技创新调查中,全市九成企业没有科技创新活动,在14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仅有98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6.9%,建立科研机构的企业也仅有6.8%。企业进行科研活动的费用总额只占据了总销售额的0.65%,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投入比例,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严重阻碍。
(二)研发投入不足
产业投入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尤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显得尤其重要。国际上通常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来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实力。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要求企业R&D投入大于GDP的3%,而南阳市企业的R&D投入强度不足1%。2013年,全市科技经费投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R&D投入则更低仅为0.74%,远远低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2.5~5.0%的水平。低水平的科技投入度,导致南阳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维持在低层次的研发上,又一定程度的削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尽管南阳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在领域上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南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产品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两大领域,21世纪人类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电子信息比重还不够大,环保节能等领域尚未拓展。南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后备高新技术产业有待培育。
(四)县区发展不平衡
从高新技术企业来看,南阳16个县区中,镇平、唐河、桐柏、一体化示范区等6个县区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市39家认定企业中,也都较为集中在城区宛城、卧龙、高新三区和西峡县,四个县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全市的74.5%。
从高新技术增加值的总量上看,截止2013年年底,南阳16个县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分化严重。发展较好的宛城、卧龙、镇平、唐河和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占全市的64.9%,起步较晚的官庄、鸭河两个工区仅有1%左右。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较多县区的高新技术增加值占比也并未达到与企业个数相匹配的应有水平。
(五)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不够
南阳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最主要的作用,可是它相对分散、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专业化水平较差,再加上生产设备、技术比较落后,产品与市场需求差距过大、生产水平低、生产能力过剩以及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尽管从资金上进行了投入,促使传统产业在技术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产业层次不明显、扩大低水平生产能力、不合理的供大于求以及重复建设等问题,而且,经济形势变化较快,传统产业却不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和竞争能力,发展经济的整体框架稳定性不强。尽管传统产业的生产设施和核心技术不断吸收、改进,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可是创新却很少,仍然远远落后于先进地区。当前,发展传统产业仍然依赖于传统技术的提高,而能够影响产业发展的核心设备和技术却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这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管理能力较差,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工业强市”、“科技强市”战略,在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为进一步加快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机制
企业应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机制,提供高附加值商品。首先,要注重市场需求。在进行研发活动前,应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如:该领域内的市场需求状况如何?是否有进一步的需求趋势?需求群体有多大?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否可行?在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后,选择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高附加值的目标商品或预期要达到的技术水平,这样可以使研发工作具有一定的目标,并且有利于技术产业化的运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投入。然后,进行重要的研发工作。只有附含科技含量的产品,才有交换价值,才值得需求者付出相应的成本。所以要生产高附加值的商品,必须注重商品所包含的技术含量,这也正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如果可以把市场需求和研发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工作,提高效率,而且有利于科研成果产业化。
(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结合南阳实际,明确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提升工作。点上:主要抓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项目的包装申报工作。线上:主要抓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开展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高级人才的培训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等。面上:主要抓行业科技进步。着重在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领域每年推出8-10个市级重大科技计划,重点扶持,努力培育行业龙头和“单打冠军”。
(三)增加研发投入
高新技术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保证产品的高附加值,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依赖于研发能力。因此企业本身要重视研发投入,这既包括经费的增加,也包括人员的培训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在公司结构上,至少应该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在资金投入上,应该给予研发部门足够的资金支持;在人事管理上,应该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吸收和培养。
(四)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传统产业是南阳经济发展的主体,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任务。南阳拥有丰厚的资源优势,例如中药材资源,装备资源、军工资源,化工资源,农产品资源,这些都可以推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企业和研究机构向园区集聚,构筑生物、能源、装备等技术创新平台。加大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作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培育优势产业、重点产品、骨干企业。结合各地区产业结构,瞄准产业调整重大技术需求,积极组织实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等重大专项,推动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高新技术及产品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
(五)制定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优惠政策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全市实际,制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一流的环境。在人才、土地利用、税收、财政扶持、进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适合全市发展需要的优惠政策。
特别是在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将高新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应确立高新技术产业主攻方向,以此为基础,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加速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组织实施相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高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速度,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