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首创"智检口岸" 助力企业"一带一路"千帆竞发

17.12.2015  11:03

      南沙,千古伶仃洋涛声依旧,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机遇让这里再次涌动创新发展的热潮。12月14日,2015“一带一路”质检行中央媒体采访团来到南沙,发现这里已经成为国家新区和自贸区“双区”优势叠加的创新高地。

      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穴岛办事处大厅内忙而有序的景象。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影

      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南沙局)周旭副局长介绍说,南沙新区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国家实施建设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南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集中叠加期,她站在广州、广东乃至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乘势而为,不断创新推动开发建设。

      “‘智检口岸’平台就是南沙在全国检验检疫首创推行的检验检疫工作模式。通过与境内、外政府及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机构对接,实现24小时无纸化便捷通关,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形成南沙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周旭对此颇为自豪。

      创新实施验检疫关口前移创立可追溯平台

      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周旭在向记者讲解”智检口岸”以及”市场采购”等监管模式的运用。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影

      在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穴办事处,当记者来到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园检验检疫监管区采访时看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奶粉、化妆品、保健品等跨境电商产品井然有序地排列其中,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质量如何保障?如何快速到达消费者手里?

      面对记者的疑惑,周旭介绍到,境内消费者只需点击鼠标,即可通过跨境电商网站下单,再由境外供应商直接发货至南沙保税港区,在检验检疫、海关等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实现快速通关、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那商品的质量问题怎么保证?”南沙局综合业务科郑岚姿解释到,买家可以通过跨境电商质量溯源平台——‘智检口岸’来甄别商品的真假。

      郑岚姿在她的办公电脑上演示了“智检口岸”平台的质量追溯功能,并详细解释了境外所有供应商的信息导入南沙“智检平台”,电商企业的商品获得检验并和监管机构对接,这样既便于管理的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在2号检验检疫区,广东卓志供应链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于崇刚副总经理在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智检口岸’平台推出以后,我们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对接货物更多了,从11月初至今环比增加30%的货物。现在我们的1天达到4万个包裹的出货量。‘双十一’期间达到每天19.8万个包裹。最重要的是南沙局的‘智检口岸’平台规范了代购企业,将海淘阳光化,将境外质量保障纳入监管体系。”

      周旭告诉记者,目前,通过试点“智检口岸”新模式,南沙口岸货物通检时间进口缩短3.5倍,出口缩短至几近“零等候”,年累计为企业节约通关时间约500万小时,为企业直接节约各类费用6000多万元。

      于崇刚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智检口岸’这种模式对于我们物流公司、报关代理公司以及跨境电商等企业来说,简直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推进了贸易便利化,我们可以减少六道关口的收费等环节。而且监管过程的查验率降低,仅物流环节就能节省大笔费用,比如一箱货柜大约节省600到1000元不等……”

      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周大行对“智检口岸”的便利化也深有感触,这个平台的建立,让我们的业务流程更简单明了,消费者的感受最直接,他们对产品更放心,我们的业务量自然就增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科学精准监管 实现全球质量信息互联互通

      卓志供应链物流企业负责人于崇刚在介绍跨境电商的货品通过“智检口岸”平台后,即将发往各地消费者手中。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影

      周旭详细解释了“智检口岸”平台的建设工作:该平台注重顶层设计,以信息化为依托,运用“互联网+”理念,2014年4月,广东局率先在南沙正式启动“智检口岸”一体化业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着力建设国际贸易便利化“智检口岸”平台。

      平台提供业务办理“场景式服务”,企业和消费者可在线咨询或投诉、实时查询业务办理流程、实验室检验结果,流程全透明。“智检口岸”平台通过事前备案、采信第三方、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形成闭环监管,达到源头可溯、责任可究、风险可控。

      同时该平台发布质量信息、企业和商品红黑名单、负面清单,提供技术标准服务,支持负面清单以外的商品快速通检,与国外官方半官方机构以及第三方机构、国内质监部门合作,逐步实现全球质量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

      检验检疫部门通过“智检口岸”进行风险评估和诚信管理,大幅降低查验比例,实现科学精准监管和高效便捷通关。

      南沙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智检口岸”平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累计为企业节约通检时间804万小时,节约费用8902万元,直接推动航线增加20条。如果在南沙口岸全部推广,理想状态一年可为进出口企业节约通关时间约1130万小时,节约费用约1.32亿元。

      拥抱“互联网+”实现“全链条监管”

      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查验货物。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影

      周旭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2014年“智检口岸”平台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模块在南沙上线以来,吸引唯品会、天猫国际、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购、1号店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业务相继落户南沙,南沙口岸成为国内大型电商布局跨境电商业务的重点区域。

      截至目前,已有553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在南沙局备案,备案商品79704种。其中,2014年共计2.86万批、货值0.14亿元,2015年1-11月,共计310.95万批、货值7.43亿元。

      2015年6月1日,“智检口岸”平台推出跨境电商商品溯源功能,南沙成为全国首个自贸区进出口的跨境电商商品质量溯源的自贸区。

      消费者可24小时全天候快速免费查询经南沙自贸区进出口的跨境电商商品18项信息,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查”。 通过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促使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更好地履行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义务,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购物。

      不仅如此,“智检口岸”还实现了检验检疫部门与南沙港区、驳船公司系统对接,完成了中转分流业务的全链条监管。

      据介绍,今年9月10日,“智检口岸”中转分流业务正式上线。一批装载废五金的集装箱在完成检验检疫和放射性检测后,顺利转驳船运往清远港,这是“智检口岸”平台进行中转分流的首批货柜,广东南沙检验检疫局服务南沙自贸区打造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模式实施后,从南沙港区入境的国际船舶和货物,企业通过“智检口岸”公共服务平台,以“零纸张、零距离、零障碍、零门槛、零费用、零时限”的“六零申报”模式提出中转分流申请,在入境口岸仅需实施船舶检疫、集装箱箱表检疫和放射性检测,即可转驳船运往内陆“无水港”,运输全程实施GPS监控;“无水港”所在属地检验检疫局同步接收分流信息,并在货物到达后进行检验。

      通过“智检口岸”平台构建南沙自贸区与内陆“无水港”的快速通检联动模式,企业无需再奔波于属地和口岸之间,为企业节约时间、费用,提高了通检效率。

      检验检疫部门的创新监管让各类型企业正通过优化调整,激发创造活力,拥抱“互联网+”,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手段,在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利好的同时,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千帆竞发走出去,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