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建团十五周年系列青年乐师音乐会启动

14.07.2015  12:18

 

  沧浪诗心——霍锟古典诗词吟唱音乐会》现场     河南博物院研究员、华夏古乐团创始人、河南省古代音乐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宏致辞     霍锟吟唱古典诗词     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华夏古乐团音乐总监方可杰先生分享古乐创作感受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同云先生与华夏古乐团合作吟诵《诗经•卫风•淇奥

7月12日晚,华夏古乐建团十五周年青年乐师系列音乐会首场音乐会《沧浪诗心——霍锟古典诗词吟唱音乐会》在河南博物院举行。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副团长、首席歌唱演员、河南省古代音乐研究会秘书长霍锟为现场观众奉上了一场自然亲和、意蕴深厚的古诗词吟唱。这场音乐会也是为庆祝华夏古乐建团十五周年而举行的系列青年乐师音乐会的首场演出。音乐会特邀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同云与华夏古乐团视觉导演王雪共同主持。

河南博物院研究员、华夏古乐团创始人、河南省古代音乐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宏,在音乐会现场回顾了华夏古乐团15周年的发展历程并对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她介绍:诗言志、歌咏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与音乐历来是一对孪生姊妹。一部古代诗词史就是一部音乐文学史。华夏古乐成立十五周年以来,一批青年艺术人才脱颖而出,霍锟是他们其中的代表,他以自然亲和、纯朴浑厚的音声,传递着一种华夏古乐十五年来特有的修为,和诗的情思、乐的境界。

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华夏古乐团音乐总监方可杰先生,与现场的观众分享了古乐创作方面的感受,他说道:华夏古乐团在古代音乐复原方面的探索,唤醒了大家的文化记忆、进而提升大家的文化自信。

音乐会以一曲《诗经•周南•关雎》开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流传千古的古老恋歌在音乐厅里响起,唤醒在场观众的内心深处的诗乐情愫。

音乐会上,霍锟以他自然天成的音声,饱蘸历史的情感,倾情演绎了从诗经、楚辞到汉魏乐府诗、唐诗宋词,穿越三千年音乐文学发展的历程,加之华夏古乐团丰富多样的音乐文物所演绎的独特音响,向观众传递着诗的情思、乐的境界,使现场观众沉浸在诗乐交汇的纯美意境中。

特邀嘉宾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同云先生,与华夏古乐团合作的诗乐吟诵《诗经•卫风•淇奥》。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古琴首席、河南省古琴研究会会长罗苏理先生一曲《流水》,引领观众进入“汤汤流水”的意境之中。

音乐会上,受主持的邀请和观众的要求,霍锟也在现场与观众进行了交流。于同云先生和霍锟就吟唱、吟诵的区别进行了生动的比较、示范;在谈到古典诗词吟唱的声音技巧运用方面他说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就他自己的实践所感,强调了古典诗词演唱对感情的把握是一个核心概念,声乐技巧的运用应当为作品思想情感的表达而服务;古典诗词吟唱对歌唱者的文化素养、储备的要求也很高,所谓“诗为乐体,乐为诗心”,我们应以自然的音色、深厚的文化理解和思考去演唱古典诗词,方可触及到古典诗词凝练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感情之中。

音乐会结束后,现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纷纷表示:“听完这场音乐会对浮躁的心进行了一次洗礼”、“回去我得再好好读读《楚辞》”、“霍锟的歌声,唤起了我对古诗词记忆,触动了我心弦”、“华夏古乐团能在无章可循的现状下,把古典诗词的吟唱做得这么好,真是善莫大焉”……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成立十五年来,从文物陈列的动态展演开始,发展成一个以研究复制古代音乐文物,传承开发古代乐谱,复原创新演出模式,面向世界进行中原音乐文化交流,培养古代音乐文化遗产新一代传承人的综合性音乐文化机构。近年来,华夏古乐团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复原工作,霍锟也主持和参与复原研发了一系列作品,他的演唱风格自然亲和、意蕴深厚,尤以演唱古典诗词为长,音乐会上他为观众呈现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曲,即是根据《九宫大成》所载曲谱编译、整理而来,将唱、吟有机结合起来,是霍锟古典诗词吟唱风格的集中体现。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青年乐师系列音乐会还包括笛、箫、埙、竽专题音乐会、古琴与琴歌专题音乐会、筝、瑟专题欣赏会、打击乐演奏会等,预计将在7月、8月的每周日举行。

  于同云先生与霍锟合作演出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古琴首席、河南省古琴研究会会长罗苏理先生现场演绎《流水》     霍锟吟唱古典诗词     音乐会后迟迟不愿离场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