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焦作市自主创新科技投入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当今背景下各国竞争的焦点。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十二五”以来,焦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步伐,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强度持续加大,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
一、“十二五”焦作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引擎,也是衡量地区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
(一)R&D活动情况
2013年,全市共有企事业单位1368个,比2011年增加266个,增长24.1%;开展R&D活动的单位129个,比2011年增加44个,增长5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1211个,比2011年增加150个,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单位117个,比2011年增加54个,增长74%。2013年全市拥有科技机构149个,占全部单位的10.9%。R&D活动覆盖面的9.4%,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1.6、1.7个百分点,有90%的企事业单位没有进行创新活动。
(二)R&D投入情况
R&D活动的投入主要体现在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两方面,它们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指标。R&D人员的投入始终是影响产业发展最直接最积极的因素,而R&D经费投入直接带动着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两者直接关系到地区技术进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水平。
1、R&D人员投入
2013年,全市共投入R&D人员13768人,比2011年增加2891人,增长26.6%。其中:研究人员投入4989人,比2011年增加300人,增长6.4%。R&D人员全时当量8654.1人年,比2011年增加2211.9人年,增长34.3%。其中: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为2749.9人年,比去年增加472.4人年,增长20.7%。从全省来看,焦作市投入的R&D人员在全省排第六位,位于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南阳市、许昌市之后,占全省R&D人员的6.4%。
2、R&D经费投入
2013年,全市共投入R&D经费20.85亿元,比2011年增加6.02亿,增长40.6%。其中:基础研究经费3634.8万元,比2011年增加597.3万元,增长19.7%;应用研究经费2745.4万元,比2011年减少723.4万元,减少20.9%;试验发展经费20.21亿元,比2011年增加6.03亿元,增长42.5%。焦作市的R&D经费在全省排第七位,位于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南阳市之后,占全省R&D经费的5.9%。
(三)R&D活动产出情况
2013年,全市共拥有专利申请数1212件,比2011年增加414件,增长51.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6件,比2011年增加95件,增长31.6%。有效发明专利数682件,比2011年增加173件,增长34.0%。焦作市拥有专利申请在全省排第四位,位于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之后。发明专利申请在全省排第五位,位于,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之后。分别占全省的6.7%和6.4%。
二、“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完成情况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
焦作市“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5件/万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
(二)“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1、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R&D经费内部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2013年,焦作市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20.8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707.36亿元,占比重为1.22%;2012年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16.6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551.35亿元,占比重为1.07%。2011年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14.8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442.62亿元,占比重为1.03%。三年来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只增加了0.19个百分点,如果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1.95%,形势非常不容乐观。
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每万人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2013年,焦作市全社会有效发明专利682件,年末总人口366.60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6件/万人;2012年焦作市全社会有效发明专利479件,年末总人口365.78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1件/万人;2011年焦作市全社会有效发明专利509件,年末总人口364.04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万人,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
3、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R&D投入强度)
R&D投入强度是企业R&D经费支出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3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19.5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44.51亿元,R&D投入强度0.47%;2012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15.0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623.93亿元,R&D投入强度0.42%;2011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13.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271.05亿元,R&D投入强度0.41%;三年来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只增加了0.06个百分点,如果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任务非常艰巨。
三、制约焦作市科技创新的因素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市科技创新进程不断加快,已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发动机。但对照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先进地区科技创新的足迹,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动力不足,创新意识薄弱
2013年,全市共有企事业单位1368家,开展R&D活动的单位129家,比郑州(528家)少399家,比新乡(154)少25家,比洛阳(146家)少17家;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仅为9.4%。作为全市R&D活动的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自主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也仅为9.7%,不足一成;有九成企业都没有进行研发活动。自主创新活动尚未成为全市企业的普遍行为,大量企业仅满足于维持现状,对面向未来市场而进行自主创新活动以实现技术储备的危机感不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环境不优,创新机制尚需完善
机制约束了创新的活力。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缺乏人才、信息、资金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很少,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扶持力度偏小,部分政策措施执行效率不高,效果也不显著。从科技服务体系看,现有的科技孵化器、科技信息中心等科技开发服务机构在运作机制和服务功能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不同轨道运行,产学研合作度不高,没有形成技术开发的“利益共同体”。
(三)能力不够,自主创新投入少
成本阻碍了创新的冲动。创新是一种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为,科技创新是一种“赌博”的过程。近几年,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企业更愿意选择资金回报率高、回收周期短、风险相对较小的行业。企业面对现实的困难、失败的风险以及转型的考虑等因素,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得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明显偏少。2013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投入20.85亿元,比新乡(33.87亿)少13.02亿元,不足洛阳(49.95亿元)的一半,不足郑州(94.8亿)的四分之一。
(四)成果不多,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人才问题是制约企业创新的瓶颈。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科技创新需要领军人物,领军人物能够带领科研团队攀登技术制高点,并懂得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够带领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严重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使得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不多。科技创新渴求领军人物。领军人物,能够带领科研团队攀登制高点,并能将科研成果成功地转化为生产力,能够带领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样既懂技术,又熟知产业化运作的顶级人才,十分缺乏。2013年,全市有R&D活动的单位为129家,R&D人员13768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4790人,比新乡(8140人)少3350人,不足洛阳(10376人)的一半,不足郑州(27629人)的五分之一。
四、科技创新的建议对策
(一)强化创新基础,通过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直接影响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所以必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构建一支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优化环境,不惜代价引进人才。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舍得开出优惠的条件,不惜投入相当的成本,以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自主创新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来焦作市创新创业,通过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和关键人才,优化焦作市人才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塑造理念,不遗余力培育人才。充分发挥各类高等院校的培训基地作用,采取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等多种模式,培养更多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加快人才资源库建设,尽快形成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同时,注重对企业家的培育,加快造就出一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知行并进,不拘一格用好人才。重点围绕使用好人才,留得住人才,加快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把优秀人才、科技领军人物推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把发展优势产业、实施重大项目、承担重点科研领域等任务,作为锻炼和培育人才的“大熔炉”,同时产出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
(二)强化创新主体,通过正面引导,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培育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
增加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针对企业创新意识较差的情况,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逐步增加科技投入的比重。据有关资料显示,企业研发经费达到主营业务收入的5%以上,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优化投入结构,用好科技资源。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加大对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投入,以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从引进技术、模仿加工到自主创新转变。三是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力度,结合焦作市现实基础和发展重点,走以应用开发为特点,以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发展道路,实现科研项目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合作新机制。科技创新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一个体系,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院所)能否紧密结合直接影响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着力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改变长期以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不同轨道上运行、互不交叉的局面,引导企业同时加强与市场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强信息双向交流,努力构建务实高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三)强化创新载体,抓好“两个结合”,提升高新产业的贡献份额
集聚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必须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要充分利用集聚区的载体优势,加强产业招商,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让集聚区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科技创新与招商选资相结合。在招商引资上,树立选资的理念,立足于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在招商引资时向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产业倾斜,在推进产业招商的同时,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注重科技招商选资,真正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带动性强的项目引进来,走绿色发展之路、科技型发展之路,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对新上项目要更加注重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投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对于重点推进项目,对那些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高的项目,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集中支持、重点培育,力争在短期内培育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型龙头企业。
(四)强化政府责任,通过规划引领,提升科技创新的推进水平
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进程中,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引领责任。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战略发展的核心,加强科普宣传和创新培训工作,广泛开展“科技下乡”等工作,弘扬科技文化,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
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升高新产业园区的孵化功能,打造以“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为模式的一条龙产业孵化体系,为有项目、有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舞台。集中力量建设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扶持企业建立科技中心、创新基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完善政策体系。科技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撑,尽快出台、完善对建设创新型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针对性和突破意义的政策体系,加快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聚集。二是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建立创新奖励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建立创新人才奖励基金,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切实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快融资平台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创新失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