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多点执业如何“叫好又叫座”

17.01.2015  01:43

  1月12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化政策环境、推进医师合理流动、制定完善管理政策、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等。对此,有人认为有助于化解医生“走穴”带来的诸多风险,也有人认为这一政策可能是“看起来很美”—

  @兔兔的秘密花园:在我国优质资源不足且配置不平衡的现状下,促进医师合理流动是必然需求。以前都是医生利用假期“走穴”,这样不规范,不但医生长期这样会疲惫,如果出现医疗事故也易产生纠纷。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并给予政策支持与鼓励,不仅能给基层带去精湛医术,还缓解了人才压力,无疑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阳光的味道:此次《意见》出台,亮点不少。比如,以前医师多点执业实行的是审批制。而现在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医师向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履行知情报备手续,即可开展多点执业试点,也就是说多点执业备案管理只需要登记,不再需要批准。这意味着医生申请多点执业有了进一步“松绑”的可能,医生将从公立医院中获得“解放”,自由程度更高。如果医生多点执业能够扎实开展起来,不但医生本身的收入和成就感、医患关系等都能得到提升和改善,其自身价值也能得到更好发挥,还能更多满足社会群体的医疗需求,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最好的木小棉:规范化管理多点执业,说到底其实就是“管人”,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比如对第一执业医院来说,医生工作量怎么进行考核?薪酬怎么发放?若没有统一的实施细则和标准,肯定要吵翻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医疗人才的流失等利益问题该怎么解决?毕竟,我国现行体制下,医生与医院是捆绑在一起的,医学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用人单位的投入,医生的成长离不开医院的平台,而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来自优质的人力资源。医生多点执业如果全面铺开,医院必然将面临核心竞争力分流的风险。

  @赵小咪:多点执业要“动真格”,更重要的是推进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同时要放开医疗服务价格。我国现在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了医师都是“单位人”,医院要负责医生的养老退休、医疗责任,医生能不能去其他地方执业也得听单位安排。要“动真格”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首要的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即医院也要像大学一样去行政化,把医生群体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真正实现医疗技术的价值。

  @爬爬的主场:要让医师多点执业真正“落地”,必须要让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在同等条件公平竞争。目前,政府虽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事实上,医师不管是评职称、评院士、拿科研项目,在公立医院比在民营医院优势大得多,这一点也不利于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推广。除此以外,赔偿政策不足也会让医生对多点执业望而却步。毕竟医生是个高风险行业,如果出现事故该如何赔偿是医院和医生都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但此次出台新政策,对医疗保险方面并没有做出更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