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粮仓到文创园,从物质食粮到精神滋养,这里是郑州良库工舍
良库工舍墙壁上的涂鸦,瞬间将人带回过去的年代
良库工舍外墙上,标语随处可见
良库工舍摄影展
良库工舍俯瞰图
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宋亚猛图
编者按
前一阵子,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布,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榜上有名。这座红砖、水泥砌成的老厂区,早已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孕育着文化创意的新知,承载着老旧的城市记忆。
认识一座城,要从“打卡”专属的城市符号走起。看老郑州,要走文化线,追忆历史,逛博物馆、听豫剧、观二七塔……触摸新郑州,要品“文艺范儿”,见证成长,夜拍大玉米,打卡文创园……
在郑州,除了正在升级的“郑州798”二砂暂时“难以亲近”,还有哪些浓缩着“文艺气息”的文创园区?
今起,《河南商报》推出系列报道《不一样的新郑州》。在这个深秋,伴着飘零的黄叶,跟随《河南商报》的镜头,走近郑州的文创园,倾听那些园区里生长出的风云往事。
郑州北三环京广快速路一隅,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叫良库工舍。
有多安静呢?很少有人在街区上停留,空旷的地面偶尔跑过戴着铃铛的狗,一阵“丁零丁零”过后,小狗慵懒地趴在另一侧的台阶上,换个方向晒太阳。
有几座涂鸦的建筑,墙上写满了各种文字。
“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这是建筑大师沙里宁的名言;“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这是关于郑州的简介;“从工业脊梁到艺术殿堂,从物质食粮到精神滋养”,这是良库工舍毫不掩饰的骄傲。
良库,由“粮库”谐音而来。1949年,这里建造出一座3000平方米的老粮仓,青砖、红顶、松木梁,承载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古老故事。
随着时代变迁,老粮仓渐渐衰落,不知该走向何方。2012年,良酷文化董事长桂志诚抢护下这座老楼,经过18个月的修整后,老粮仓重获新生。如今,老粮仓被改建为一个国家级众创空间,沉睡的老建筑正渐渐苏醒。
“C罗可以上演帽子戏法,我喜欢郑州却没有办法”“我想买块地,对郑州的死心塌地”……走进众创空间,门口挂着大大小小的板子,写着对郑州的俏皮表白。再往里走,别有洞天。
这里聚集了一批匠人,个个手下藏乾坤,从70后到90后,他们组成了一个非遗市集。
核雕、皮影、葫芦、古建筑彩画、老琉璃珠等小铺在两侧排开,几十平方米的工作间内,非遗传承人埋头其中。客人来了简单招呼,不必费力推荐什么,展示架上摆出的物件,便是最好的招牌,它们带领人们逃向另一种未来,重拾不慎掉落在生活罅隙的诗意人间。
穿过昏黄的灯光,后面是一个剧场。木板搭成的台阶,看起来不甚坚固,却结结实实地托举起这座丛林都市的精神狂欢。
这里举办过话剧、音乐会、读书会、模特走秀、街舞大赛、明星见面会、商业策展,多少创客骚人畅谈理想,文艺青年聚集于此,疯狂与悲寂轮番上演,台上台下,众生平等。
老粮仓对面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建筑,有个特别雅致的名字——栖棠。栖棠的前身是“法桐之父”史隆甫于1942年始建的郑州兴豫面粉厂,当时有名的“火车头”牌面粉就由此生产。谁也不会想到,彼时的面粉厂,此时成为摄影师镜头中风情万种的栖棠。
院子里,花木优美壮阔,正值深秋,地锦如同绣在墙上,由深深浅浅的绿,渐变成稀稀落落的红。透过栖棠巴洛克式的窗子,听院里喷泉流水潺潺,望着窗外的老粮仓和旧铁轨,身后是钧瓷博物馆,离开或是停留,浅尝或者深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置身其中,心是轻快的,精神足够自由。
一排高大杨树前,有一座红瓦屋舍,这是粮库原来的食堂,现在叫“拾堂”,改动一个字,拾起旧时老味道。若有友人到来,请进拾堂便是,靠大窗而坐,轻食慢饮,小酌清谈,且听风吟,且赏叶落。
外面的红砖墙上爬满地锦,墙根雏菊边上开;屋顶上斑驳挂着枯枝残叶,下面的藤蔓郁郁葱葱。凋谢和新生一起出现,似乎连植物都懂得生生不息的道理。
转弯走进朴园,木架子上结了密密匝匝的葫芦,垂在空中非常可爱。
园子不大,一眼能望尽,小草从地砖缝隙中冒出来,龟背竹、万年青、竹林顺次出现,被风卷到角落里的梧桐叶,色彩斑斓,耳畔鸟鸣声声,清静又热闹。
向里走,踏着木质地板很有感觉,一个桌子,几把椅子,音乐流转,有古老的器物,朴素的浪漫。
只半天,就能逛完良库工舍,与来时不同,心里已装满郑州故事,眼里已窥见中原记忆。用园区负责人的话来说,世人用森森楼宇重建一座城,他们用文艺长河重塑一座城。
远方,春风十里;良库,万物生长。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