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创新中原传统美术?应守住核心技艺和文化元素

24.03.2015  19:47

中原传统美术面临创新。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如何合理创新?

3月21日,省文化厅在淮阳县召开中原传统美术保护传承座谈会,这个问题再度成为焦点。

消失与“变异”在加速

3月21日,为期两年的“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开始实施。谈到此项工程的背景,省文化厅负责人说,传统美术面临的首要危险,是消亡速度加快。

该负责人说:“以陕县澄泥砚为例,在唐宋盛行时工匠艺人数以千计,能制作500多个种类,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50多名制作艺人,能制作种类近200种,但是目前仅存工匠艺人不到10人,制造种类不到120种,已处于濒危状态。

参加座谈会的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们说,传统美术另一个值得警惕的动向是“变异”。

南京大学教授、国家级非遗专家徐艺乙说,淮阳泥泥狗过去用蛋清涂表面,晾干后对人体无害;现在改用油彩等新材料,看上去贼亮,失去了原生态的感觉。省非遗专家刘建友说,宜阳县舞狮用的狮子头过去系着红缨,重40来斤,极具北方的雄强风格,现在改用广东的塑料狮子头,表演时那气势一下子没了。

工业化进程中的流水线作业、新材料运用,改变的是与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相对应的工艺,这是传统美术传承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回归“融入生活”的本色

作品“变异”的原因是逐利。“有些地方片面地把非遗项目当作经济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过度的商业开发导致传承工作走样变形,弱化甚至异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省文化厅负责人分析说。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探寻中原民间传统美术的来源和价值,可以发现它首先是融入百姓生活。

多次来淮阳赶过庙会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国家级非遗专家邱春林说,过去的民间艺人多为“熟人社会”生产,其作品生存于方圆十几里到一百多里的范围内,具有地域识别性和乡间的温度,可谓当地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刘建友考证说,泥泥狗最早被淮阳人当作看守太昊陵的“陵狗”,是一种信仰表达,后来衍生为对天、地、人的尊重,以及人类的爱情表达。可见,淮阳人做泥泥狗,本来不是为了赚钱的。

徐艺乙说,保护和传承传统美术,不单单是艺术上的事,其方向和价值首要在于弄清传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生活方式。

创新不能离开“核心元素

专家们对中原传统美术深怀推崇之情。省美术馆馆长、省非遗专家化建国说,剪纸艺术中的虚与实,方城石猴的雕刻线条,一看就是从人们内心迸发出来的。徐艺乙、邱春林说,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雄浑不同于天津杨柳青年画的飘逸、江苏桃花坞年画的清新,很有中原特色。河南传统美术所秉承的核心理念,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原”的。

美术创作十分容易个性化。省文化厅主管非遗工作的巡视员孙鹏认为,部分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在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上还处于浅表层,对于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不够、关注不够、整理不够、研究不够。专家们一致呼吁,抢救保护传统美术,重点是从核心技艺上、文化元素上予以传承。

如何进行“核心要素”保护?邱春林认为,根据非遗保护的法律要求和应有的文化使命,传统美术创新时首先要弄清“”中有“”。在梯队建设中,老一辈应首先将传统系统化,中青年要着力从传统中提取要素和符号,面向当代生活进行创意设计,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造血和再生。

守住核心技艺和文化元素,这就是中原传统美术的底线和疆界。年届八旬、一直从事河南民间美术研究的省非遗专家倪宝诚认为,河洛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礼仪文明,开启了中华文化。他呼吁,中原传统美术中的中原文化基因不能变,河南人应以足够的文化自信进行传承与创新。

【更多阅读】

传统美术量多 品种丰富项目消失加快 亟待保护

传统美术之花历久弥香

木版年画、剪纸、泥塑等传统美术项目流传多年,深受人们喜爱,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们又是记录时代符号的载体。在当今商业大潮中,这些多数靠传统手工制作的美术项目生存状况如何?又面临着哪些困境?它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21日、22日,中原传统美术保护传承座谈会在淮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相聚淮阳,研讨新形势下传统美术保护、传承和发展途径。记者进行了采访。

传统美术量多 品种丰富

谈到传统美术项目存在的意义,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孙鹏如是说:“传统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绘画、雕塑、剪纸、刺绣、编制、传统玩具等。我省的传统美术,散发着质朴的原始风貌和中原乡土气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沉淀着先氏们的智慧与创造精神,是我们应当珍视保护的优秀文化遗产。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项目数量多,品种丰富,各种传统美术工艺品做工精美,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传承人数目相对较多,能工巧匠辈出,多数工艺因有市场而继续存在并形成生产规模,一些传承人享有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孙鹏介绍,在第一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全省普查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0多万条,涉及多个门类。

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春晓介绍说:“这些传统美术项目多是依靠人工和技艺,普遍规模不大,但项目分布在全省各地市,不同地区均有不同品种的项目存在,形成一定的区域性影响力,如开封汴绣、淮阳泥泥狗、郑州密玉玉雕等,部分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城市名片。”据了解,目前,全省有传统美术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40项、市级非遗项目224项、县级非遗项目290项;郑州市拥有传统美术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14项、县级非遗项目64项。

项目消失加快 亟待保护

刘春晓介绍,近年来,我省对传统美术类项目进行了资源状况统计,并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传统美术作品纳入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使其得到有效保护,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座谈会上,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及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建友、倪宝诚、化建国、乔台山等专家们的讨论集中反映了传统美术项目存在的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项目消失速度加快,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冲击;传承工作后继乏人,传统美术项目多以手工制作为主,现有传承人年岁普遍偏大,收徒难、传承难的情况相当普遍,这对传统美术的传承发展造成了较大困难;部分项目传承保护与开放利用关系处理失当,一些传统美术产品有较好的市场价值,过度的商业开发导致传承工作走样变形,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也对某些手工艺有直接的侵蚀,弱化甚至异化了其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作品已经失去了传统性和本真性。

守住核心要素 还原本真

那么,针对目前传统美术项目在传承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有何应对良方?对此,不仅政策层面有着明晰的思路,专家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从政策层面来说,“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已确定基本工作思路,该工程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河南省内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内的传统美术项目进行抢救保护,为每个项目和传承人建立一套纸质和数字记录档案、编辑一批书籍图录、拍摄一批项目和传承人的纪录片、征集一批实物和作品、建成一批专题展示馆、培养一批高素质工作人员,这将使传统美术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尊重传统美术的本来面目,不要使它们走样”是专家们都十分认同的一个观点。徐艺乙认为,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对专业人员进行辅导,了解传统美术与生活、历史的关系;刘建友建议,建立对非遗传承人的评估管理制度,对他们实行动态化管理。

邱春林认为,中原美术乡土性强,具有较强的符号识别性,且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些项目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面对商品经济的冲击,一些项目很难坚持原汁原味的东西,“我觉得应该鼓励中青年的传承人,提取传统文化的符号、提取一些核心的要素,同时根据当今人们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做一些创新设计。”邱春林说,如何守住传统美术项目中核心的要素,是非遗保护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源自《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