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06.01.2015  09:4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求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把创作当成自己的中心任务,把作品当作自己的立身之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出版了,中国作家协会和河北省联合召开出版座谈会,力求从贾大山先生为人为文中,深入领悟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真谛所在。

天籁之声,隐于大山。习近平总书记与贾大山长达十余年的友谊可谓文坛佳话,两人没有尊卑、高下、官民的隔阂,完全是赤诚相对、彼此欣赏,堪称高山流水谢知音般的境界,给我们以深刻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敬重贾大山,看重的是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清正廉洁、勤政敬业的作风,襟怀坦荡、真挚善良的品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精神。文艺界关注贾大山,关注的是他体恤民生的视角、精到通俗的表达和独具气韵的风格。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通过贾大山的作品,我们深刻领悟到如何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贾大山一生都在河北古城正定工作生活,是河北省新时期第一位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作家。他的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被翻译到国外,产生了很大反响。时至今日,贾大山虽然去世多年,但关于他生平事迹的研究却在不断升温,对他作品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攀升。原因只有一条,因为他真正做到了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多次提到“人民”二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旗帜鲜明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贾大山的作品,大多立足社会底层,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冷暖,表现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爱所忧,用朴实真挚的大白话,用生动曲折的情节,来讲述百姓故事。总书记评价贾大山,是一位热爱人民的作家,他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忧国忧民的情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自觉以人民为表现主体,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其中,社会主义文艺所承载的“”,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精神,这是灵魂。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文艺在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作出了深刻阐述,要求我们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把追求真善美作为文艺的永恒价值。贾大山从来没有忘记过作为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责任,他的作品喜欢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表现芸芸众生中人性的亮点,揭露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充满了爱国为民的正能量。文艺工作者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担当起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的时代责任,把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中,传递真善美。

大作源于大德。“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说到底,名家大家影响我们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作品,更是他们的精神和道德情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看贾大山的文集,读纪念贾大山的文章,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价值追求。在他生前,没有出版过一部自己的作品集,河北省曾专门为他召开作品研讨会,他却借故没有参加。贾大山对待创作几近苛刻的严谨态度,反复推敲到篇篇皆能背诵的认真精神,非常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反思和好好学习。立业先立德、为艺先为人。正如贾大山在他作品里所写的那样:“人也有字号,不能倒了字号。”这是贾大山对自己的期许,对人民的承诺,也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座右铭。

(作者为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