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用生命和热爱演好周总理

20.01.2016  12:41

刘劲在电视剧《国家命运》中扮演周恩来总理。资料照片

刘劲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扮演周恩来总理。资料照片

他,出生于四川阿坝州,为实现演员梦三次参加艺考。他,二十多年里扮演周恩来总理六十余次,独特的表演风格堪称经典,赢得了各个年龄层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国家一级演员刘劲。

默默许下演员梦

不达理想誓不回

我的父母是20世纪50年代四川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响应党中央支边号召,毕业后去了四川最偏远的阿坝州。我出生在阿坝州的州府马尔康市。20世纪80年代,马尔康还是个封闭的小县城,我真正接触到电影还是在我高考那年。那一年,很多经典电影重新进入观众的视野,像《祝福》《林则徐》《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由赵丹老师出演的电影《林则徐》和《李时珍》,他将人物从青春年少演到白发苍苍,形象地诠释了人物的一生。从那时起,光影扎进我心头挥之不去,我立志要做一名演员。

做演员首先得过普通话这关,马尔康是藏汉杂居的地方,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为了练习普通话,我每天捧着收音机,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当成我的普通话老师,每天模仿孙敬修老师的标准发音。但是,我不敢把自己的“演员梦”告诉家人,当时要高考,怕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因为花了大量时间练普通话,影响了文化课,第一年高考我落榜了,后来家人打算把我送到成都去补习一年。去之前,我给在成都工作的大姐写了封信,把自己想当演员的事情告诉了她。过了几天大姐回信了,她很支持我。离开马尔康的前夜,等父母都休息后,我流着眼泪跑出去,朝着成都的方向跪在地上,对着月亮发誓:不实现演员的梦想,我一定不回马尔康!

三年艺考路

执着与艰辛

刚到成都时,我没地方住,姐姐在铁路系统上班,她就去求火车司机:谁开车出差两三天,就让我去人家宿舍的铺上将就两三晚。火车司机的宿舍一共三层,我从一层睡到三层,几乎每个房间都睡过。有时,司机师傅半夜回来,我就赶紧起来腾地方,跑去候车室的椅子上睡一宿。每到周末,姐姐就带着我满成都找话剧演出,在话剧海报上找导演的名字,打听人家的住址,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导。

第一年艺考考的是上海戏剧学院,那时就像一张白纸,啥也不懂。过了初试和复试,三试时,我落榜了。我站在发榜的地方,久久不愿离去,这时有位老师走过来对我说,你考试我都看了,是一个好苗子,但一看就没学过,不要泄气,你一定能考上的。这位老师就是朱德委员长的扮演者刘怀正老师,但当时我还不认识他。后来,他成了我的艺术启蒙老师。

第二年报考的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结果在三试时又落榜了,那次落榜对我打击特别大。回到家里我号啕大哭,觉得没希望了。第二天,我看到姐姐留的一封信,她说,这两年我们经历了许多不易,不要放弃,姐姐永远支持你。看完信,想起姐姐的种种付出,我又振作起来,开始了第三年的复习。吸取前两次考试的教训,最终我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认真演每个角色

总有适合的等在“拐角处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人生中第一个角色是饰演“参谋甲”,只有一句台词:“电报已经收到”。之后许多年,我演的都是这类角色,但我没灰心,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我相信,好好演戏、珍惜每一次机会,也许那个角色就在“拐角处”等我。

1995年我获得在电影《宋家三姐妹》里饰演张学良的机会。拍摄时,我偶遇著名化妆造型师王希钟老师,他认为我不仅能演张学良还能演周恩来总理。过了几个月,我突然接到《遵义会议》剧组的电话,原来是王希钟老师向导演推荐我饰演长征时期的周恩来总理。当时我很犹豫,之前王铁成老师、黄凯老师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把总理的形象诠释得很高了,已经令观众刻骨铭心,我再去演,演不好怎么办?最后我爱人提醒我:机会也许就这一次。现在看来,我在《遵义会议》中的表演模仿成分较多,主要是学周总理的外形。后来我又接拍了电影《长征》,拍摄时间8个月。在这个阶段,我系统地学习了很多关于周总理的资料,深刻地研究思考了周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爱戴他,我作为演员该怎么样塑造他,慢慢地,找到了感觉。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传承周总理精神

电影《长征》播出后,很多当年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找到我,送给我他们写的关于总理的回忆录,还带我去中南海西花厅看看总理和邓大姐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这对我塑造周总理的形象很有帮助。现在我家书柜里全是关于周总理的书籍,并且家中只要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放着这类书籍,我一有时间就翻看学习。

塑造周恩来总理的过程中,我时刻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罗青长老先生曾跟我讲,周总理和邓大姐住的院子里,种着很多果树,有梨树、桃树、苹果树,每年秋天结果子的时候,总理就把果子全部摘下来过秤,市面上卖多少钱,他就按照那个钱数,把所有的水果买下来,把钱交到中央办公厅,然后把水果分给身边的秘书和同事。别人都问,自己家院子里的东西还要花钱买?总理说,这院子是国家让我住的,里面的树和果子都是国家的财产。总理的这些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只要一谈及周总理,我就觉得很温暖。

同时,很多观众通过我的表演,把对周总理的情感也转移到我身上。有一次,我碰见一位老同志,他握住我的手,眼眶就红了。他说:“主席总理那一代人对我们来讲就是父亲母亲。现在每次看你们拍的片子都掉泪,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你们要好好演,希望通过你们把这份亲情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我觉得这话分量很重,我也一直铭记在心。

听国家林业局的同志讲,周恩来总理生前曾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当时为了建设砍伐了很多树,他当时就提出要有序利用、让青山绿水常在。这给我很大启发,我主动申请成为中国绿化委绿色中国公益形象大使,经常带着同事到全国各地植树,倡导生态文明。我希望将周恩来总理的绿色梦好好传承下去。

这二十多年来,我演了六七十次周总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大树,可以是一个榜样、一种信念,周恩来总理就是我心中的大树。我要用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

付出全部热情和生命

才能创作好作品

作为文艺工作者,除了用行动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外,还要通过好作品影响更多的人。拍《长征》时,当年红军翻雪山的地方已经没雪了,需要找其他有雪的山代替,但那就意味着海拔更高。后来拍摄地选在海拔5000米的鹧鸪山,盒饭全都冻成冰,拍完戏整个人都冻透了。当时有个场景让我至今难忘,那时要拍一段毛主席、周总理和朱总司令看到一个小战士坐在雪堆旁边,他们去拉他,小战士脸一扬就倒下了,原来这名战士已经牺牲了。在拍摄这段戏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失去知觉滚下山去。过了好久,我依稀听到剧组的同事在叫我,睁开眼睛才发现所有工作人员都围着我。摄影师还把整个过程拍摄了下来,看回放才发现,那时候我的脸和嘴全是紫的,是大家冒着危险、费了好大劲儿把我救起来的。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一部经典的作品不仅与演员表演有关,更与所有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要用心去塑造人物,用全部的生命和热爱去再现那一段光荣的历史。如此塑造出来的人物才能堪称经典,才能真正被观众认可。

(中国文明网、光明网记者根据访谈整理)

人物简介

刘劲,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演员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理事。曾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等国家级大奖,荣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和第二批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