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出巧匠“刷”出新生活 浚县水峪新村
进入村庄,街道宽敞、绿树成荫、整洁宁静,一些村民在村里的中心广场休闲漫步、悠然自得。
村党支部书记王根福说,2008年以来,在上级多个部门的支持下,村里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对村庄进行了硬化、亮化、美化。建设了3400米的村庄主街道、7200米的小巷全部硬化;全村实现了绿化;大街小巷全部更新了路灯……
为了保证卫生整洁,村里建立了保持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4个专职保洁员全天候负责村中主街道的环境卫生,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各自保洁,村里还设立多个垃圾存放点。目前,把垃圾放到固定的存放点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整体素质。”王根福说。这些年,水峪新村强抓城镇化发展的机遇,
依托距离县城城区较近的优势,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良好的质量信誉,把建筑墙体抹灰产业做的风生水起。
目前,全村1600名村民中有600多人常年在外从事墙体抹灰工作,浚县建筑业墙体抹灰90%的市场份额被水峪新村村民占有,从事墙体抹灰工作的村民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仅墙体抹灰这个产业每年就可为水峪新村带来3000多万元的收入。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村里墙体抹灰能手们还当起小老板,成立了30多个建筑队,带领本村及周边村民在淇滨区、滑县、汤阴等周边县区的建筑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在迈上富裕路的同时,水峪新村每年都开展优秀党员、荣誉村民、好媳妇、好婆婆、十佳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如今,近百名先进典型已成为村民们争相学习的标兵,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水峪村民。
如何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让水峪新村的未来更美好?村支部书记王根福显得胸有成竹:“今后,我们村要成立建筑墙体抹灰协会,提高村民技能,打造水峪新村墙体专业抹灰这个品牌,我们还要调整改善种植业结构,加快土地流转,建立高效生态农业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安排更多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