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甲骨学代有传承

02.06.2016  15:41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绝学”指濒临灭绝的重要学问,它们记录着人类文明的来龙去脉和流转变迁。即日起,本报开设《中国话语·传薪绝学》专栏,邀请“绝学”的学科带头人、研究专家,述析“绝学”的传承现状和发展困境,关注新时期复兴“绝学”的探索与思考。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正如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该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党和国家一直都“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因此新中国60多年的甲骨文商史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

甲骨文是我国商朝晚期使用的占卜记事文字。商纣王失国埋卜,被埋在废墟下的甲骨文也不复为人所知。直到1899年,爱国主义学者王懿荣第一个鉴定并重金购藏了“确在篆籀之间”的甲骨文。从此,甲骨文身价倍增,成为每字“价银二两五钱”的天价珍玩。随着1903年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的出版及其后甲骨的不断著录,甲骨文走出了学者的书斋,从“秘不示人”的个人摩挲雅玩变为大众可及的“公器”。自此,甲骨文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财富吸引着更多学者投身研究之中。

20世纪20年代,疑古辨伪之风大炽。5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经过“古史辨派”学者“把伪史和依据伪书成立的伪史除去”的一番考据,剩下的就“只有千年了”,甚至连战国末期屈原的存在都属疑辨之列。

就是在“中国古代史上科学考古资料上的极端贫乏”的时候,殷墟甲骨文所传承的商代历史信息使史学家摆脱了疑古过头的困境,并走上了“释古”“考古”的史学研究康庄大道。

史学大师王国维在1917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中,不仅纠正了《殷本纪》所列个别世次的错误,还互证《史记》的科学性,指出其所列“有商一代先公先王之名,不见于卜辞者殆鲜”。不宁唯是,王国维还大力抉发甲骨文中传承的古代史踪与古籍中的“不雅驯之言”相勘校,进一步肯定了《山海经》《竹书纪年》等古籍的价值。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甲骨学一代宗师郭沫若把“新兴科学的观点”引入甲骨文研究领域,从而开辟了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依据“商代已有文字”,破天荒地把殷代作为“中国历史之开幕时期”。自此,有甲骨文记载的商王朝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不容置疑。

随着甲骨文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著录,甲骨文的商史研究也不断深入拓展。2011年,几代学者声声唤的“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强的《商代史》专著”终于出版。这是由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应用,为发掘和弘扬甲骨文中的历史文化信息提供了“显微镜”和“望远镜”,从而使研究既能见微知著又能高屋建瓴;这也是中国社科院老中青三代学者躬逢盛世,得到国家重视与支持的结果。《商代史》既是百年来甲骨学商史研究的继承和总结,也是今后研究不断创新的起点和基石。

甲骨片中历史信息的传承,是以识读构成篇章的文字为前提的。目前,甲骨文破译正面临着瓶颈。在已知的4300多个甲骨文字中,有1100多字的考释已被公认。还有500多字已进行过考释,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剩下所不识的字,多为人名、地名或物名,其义可知,但不可得其音读。这是因为甲骨文的一些元素有的已在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变异、失传,再想释读已非常困难。因此,不少文字学家不断拓展研究途径,如利用数码技术再现骨片和拓片上文字点划的痕踪,开展与金文、简帛等古文字研究领域的联合攻关等,这将会使破译工作有所发现和前进。

让文物“”起来,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广大群众所感知,并成为精神生活的盛筵,这也是甲骨学者的使命和责任。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甲骨文记忆展”,把馆藏珍贵甲骨文与甲骨学百年发展成就相结合,使青年学子在“六十甲子柱”中盘桓忘返,在“甲骨姓属林”中寻觅流连。还有墨苑新葩——朴拙、隽永的甲骨文书法,不仅普及了文字考释成果,也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间,将会使更多人成为甲骨文化的传承者。

百多年来,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因此,甲骨学冷门不冷,代有传承,将会不断地前进和取得更新的成就!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