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通渠道今与昔:集市变化静悄悄
原来的集市从早上七八点开到下午两三点,如今就上午那一会儿,守着摊位的多是中老年人
9月20日是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河坝子镇赶集的日子。从早上9点多到11点多,记者沿着街道、农贸市场转了一圈,发现集镇的“逢场天”确实比平时热闹,但又没有想象中那人山人海的场面。
何光明一大早把自家种的蔬菜挑来集镇上卖。他的摊位上最贵的是时下正“当红”的黄瓜,一斤2元,其它蔬菜都挺便宜。卖上一天菜能赚个100来块钱。“赶集的人少了,菜不如前些年好卖喽!”
30年前从部队转业后,何光明就一直以在集镇上卖菜为生。在他的记忆里,昔日的小集镇,是茶馆儿、是街边的豆花儿饭,是沿街卖菜、卖鱼、卖肉、卖种苗的,还有供销社里的各种生活物资……集市要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开到下午两三点。街上卖货的、赶集的,摩肩接踵,甚是热闹。
如今,逢赶集这几天,买家卖家主要在上午来,过了晌午就没什么人了。守着摊位的,不全是本地人,也有周边乡镇过来的,但绝大多数都是中年和老年人。
家住集镇附近的郭小花,今年72岁,子女都外出打工了。逢到赶场日,她就来买点菜,其他东西“超市、商店里都有”。
超市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让集市的热闹留在了昔日。记者看到,集镇的街道上出现了很多超市、日杂店、名牌电器销售店、服装百货商店。
在镇上规模最大的一家超市里,货架上的货物琳琅满目。老板吕正华说,自家的超市是集镇上的第一家,曾经独家经营多年,生意火爆。“赶集卖货的是走商,我们这经营超市的是坐商,不分季节,不怕雨雪,生意自然要好。”
各种流通业态的出现,让昔日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集镇扩大到现在的2平方公里,见证着这些变化的场镇社区书记周启华说,河坝子镇人口约1万人,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30%的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消费群体以老人小孩为主,购买力较弱。但凭着河坝子镇“两市四县七乡”交界的区位优势,集镇逐步发展,各种商铺也越来越多。每年过年的时候,大量外出务工的人员回乡,镇上会迎来商品的集中消费期。
集市上新鲜便宜的蔬菜,富有乡土特色的产品,吸引不少城里游客来采购
9月20日也是洪雅县花溪镇赶集的日子。早晨8点,农贸市场里早已支起了大大小小的摊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我们是成都的,周末一家人到柳江古镇来旅游,住在农家乐里,自己买菜做饭。早在网上看到这里的生态环境好,农民自己种的蔬菜新鲜又便宜,所以赶早过来买。”成都游客李大姐一边挑选着蔬菜一边跟记者聊天。
该农贸市场现场管理员李胜介绍,像李大姐这样来买菜的不在少数。每逢赶场天,除了本镇和附近的农民、居民来赶场之外,还有不少游客来采购本地生产的蔬菜和特色产品。
正在农贸市场卖菜的郭沟村9组村民张万祥说,“上世纪80年代初到老街卖一天菜,也就三五块钱。可现在不一样了,古镇旅游兴起,来耍的人多,他们特别喜欢我们种的生态菜。今年,我家4分地的辣椒就卖了6000多元。全年蔬菜收入预计能有3万元。”张万祥说,他家劳力不够,要不换种大棚蔬菜,效益能是现在的好几倍。
花溪镇镇长刘明华说,“花溪镇紧邻柳江古镇,来古镇旅游的游客青睐生态食品,我们就利用场镇周边的平坝优势,引导农民种植生态蔬菜,农民受益很大。”可生态蔬菜的热销,带来了市场销售场地的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镇建起了规范、整洁的农贸市场。
“社会的发展和集市的变迁,改变着人们的赶集方式。”在集上买菜的唐坝村村支部书记黄文珍说,“肩挑背磨、以物换物”的年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用现金直接购买。出行靠走路或骑自行车的方式,已大多转变为电动车、摩托车或汽车代步,大多数人再也不用徒步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去赶集了。
刘明华认为,目前传统集市在农村流通中仍是主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兴流通渠道的衍生,传统集市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冲击。走“规模化、品牌化、多样化”的连锁超市之路,也许会是实体经营赢得市场的新方向。
传统集市在向网络延伸,村里的乡亲再不用为农产品的销路发愁了
农民愿意赶集、愿意在超市买东西,是因为他们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农产品销售,传统的农村集市在向网络延伸。
今年28岁的黄邹是彭山县江口镇土桥村7组的农民,2011年回家过年时,发现父母正为家里800多棵柑橘的销路发愁。
喜欢上网的黄邹看到赣南脐橙在网络上销售火爆,顿时萌发了网上卖柑橘的念头。起步虽艰难,但凭着他的干劲,终于在开店2个月的时候迎来了第一单生意:15斤橙子卖了60元。
当黄邹欣喜地抱着果子去找快递公司发货时,发现15斤柑橘快递费竟然要68元!黄邹简直欲哭无泪,只好自己抱着果子回家,联系客户退款,辛苦2个月换来的第一单生意,就这样夭折了。当黄邹骑着电瓶车跑遍全市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终于找到了价格相对便宜的两家时,快递费用还是占到销售额的1/3。
第一个店铺坚持了1年多时间,一直没什么利润。黄邹吸取经验教训,2013年6月新开了可可果业生态馆,由于果子口感好,包装精细,评价一直都很好,销量也逐渐上去。1年后,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万元。
2013年底,黄邹成立了眉山市东坡区可可柑橘专业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只有5家农户加入,预计今年年底,入社农户将超过100户。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可给合作社果农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并增加20个工作岗位。
黄邹最骄傲的是,村里的乡亲们再也不用为果子销路发愁了。土桥村全村有1000亩果树,所产的果子,70%都是通过他的网店卖出去的,“每斤价格还比市场收购价贵几角钱”。
“我们这代人对待农业和农产品,应该有和父辈不一样的想法和思路。”黄邹的理想是,眉山那么多有特色的农产品,应该通过网络平台打开更广的销路。
眉山各地出现了不少像黄邹这样的“电商”,多数是农民,出售的农产品包括特色鲜果、特色食品等。越来越多的快递网店深入乡镇,也改变了乡镇物流业态。眉山市正着手研究制定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从传统向现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