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耕地污染治理不能转嫁农民

15.04.2015  20:28

      核心提示:在4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公开表示,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强农业生态治理”作出专门部署,强调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大任务。

      继工业污染治理之后,农业污染治理逐步成为中国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议题。

      在4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公开表示,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强农业生态治理”作出专门部署,强调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大任务。

      为此,农业部在4月13日印发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目标,即“一控两减三基本”。

      对此,张桃林解释,“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农业面源污染要解决三大问题

      根据环保部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农业源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1324.09万吨、270.46万吨、28.47万吨,分别占到全国排放量的43.7%、57.2%和67.3%,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半壁江山。。

      张桃林介绍,农业面源污染当前的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污染种类多、分布广,各种类型污染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

      张桃林分析,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农膜的大量使用,农膜污染和白色污染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中东部地区,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加上特殊的生活气候条件,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的问题相对突出;在南方,由于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相对而言农业畜禽粪污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张桃林指出,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局部有好转,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防控地区,包括在滇池、巢湖、太湖有所好转,但是也有局部加剧的趋势。当前农业面源污染解决的重点主要包括三大问题。

      张桃林解释,首先是化肥农药的污染问题,化肥的使用量总体还是较高,而且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果树、蔬菜方面的问题相当突出;农药方面,现在农药使用量在32万吨左右,与发达国家比较,农药利用率还有较大差距;其次畜禽粪污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最大的来源,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排放大概90%以上是由于畜禽粪污;第三,秸秆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综合利用率是76%,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置,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大家都很关注。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年施用量分别达4700万吨和130多万吨,而利用率仅为35%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湖南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大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吨,造成了土壤污染。(王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