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深刻理解和领会会议的精神,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一环。过去十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农业竞争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凸显,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确实已经到了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历史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诸多有力条件和难得机遇。农业连年丰收,为改革夯实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消费结构升级,为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国际国内市场深入融合,为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形势倒逼,更是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因势利导,农业就能完成惊险一跳、更上一层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破解当前农业供需结构失衡的必然选择,又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既要着眼于农业供给体系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又要立足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改革涉及范围很广,必须抓住重点、精准发力,把功夫下在结构调整上,把精力放在改革创新上。着眼于2017年的形势和任务,关键要做好“四推进一稳定”:推进结构调整,重点是做好玉米调减,同时“养好猪、产好奶”,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绿色发展,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坚决打赢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创新驱动,重点是农业科技与推广;推进农村改革,落实好三权分置意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新主体;稳定粮食生产,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保护和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我们现在要调整结构,并不意味着以前抓粮抓错了,正是因为粮食连年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我们推进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战略空间、增强了战略底气、拓展了战略余地,我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调整结构,也并不是说可以不要粮食产量了。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调整的关键是要调减玉米等供过于求的粮食品种,退出越区种植等边际产能,不能理解为要简单调减粮食总量,更不能损害粮食生产能力,要防止一减都减,形成共振效应;供给侧改革,也不意味着要放松宏观调控,削弱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更不是要甩财政包袱,政府该增加的投入还是要增加,该给农民的补贴还是要给农民,该调控的还是要继续调控。关键是解决好怎么调怎么补的问题。
说到底,推进供给侧改革,不管怎么改,重农强农的调子不能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不动摇,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坚持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无论怎么改都必须确保粮食产能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和谐稳定不出问题。要确保在“稳”的前提下,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些数量的增减和调整,也不仅是“三农”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课题,而是关系整个“三农”全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而言,这意味着我们原来的一些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工作模式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更好地与基层的需要及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有效对接起来。不能工作的对象、工作的内容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法没有改变;不能经营主体都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安排生产,我们还在依赖行政手段这一条路……要练好内功、提高施政本领,用市场的导航灯、法治的保险杠、信息化的助推器、典型的引路仪、制度的安全阀为我们这场伟大的改革保驾护航。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该松绑的松绑,该放权的放权,该激励的激励,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导能力和水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新的任务。我们要认识到,改革是有风险的,我们必须要有承受风险的准备,也要有支持试错、宽容失败的智慧;改革是有成本的,在短时期内都会经历一定的阵痛,对此我们要有充分预期,既要持续推进改革,也要实现平稳过渡;改革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不能一遇到阻滞就停止不前,一遇到困难就绕路回避。对于一些已经看好的上下形成共识的改革,必须始终坚定方向,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明年要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对大局稳定至关重要。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异答卷,用脱贫攻坚的扎实成效,用农村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