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每千名老人有床位27.6张
本报讯(记者冯芸)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足额发放、五保老人供养标准逐步提高、全省百岁老人高龄补贴全面落实……10月28日,记者从省老龄委了解到,我省不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全面推进老龄政策落实、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全省老龄事业稳步推进。
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
基本形成。2014年,我省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93.8万人和5792.1万人。各级财政部门筹措资金309亿元,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每人每月再提195元,月人均水平达到2150元。
特殊困难老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14年,全省为48.9万五保对象发放供养资金11.8亿元。今年我省再次提高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从2014年每人每年3200元和2220元,分别提高到3800元和2800元。全省百岁老人高龄补贴全部落实,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达40万人,补贴标准在每人每月100元至500元之间。大多数省辖市出台了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政策。
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近五年来,我省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36亿元。全省已建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33个,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急等服务,入网老年人达到150多万。截至2015年8月底,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139个,养老床位38.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7.6张。
养老产业持续升温。我省取消了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机构项目的前置审批,实行备案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在建和规划中的养老产业园有近百家,计划投资近千亿元,全部建成后新增养老床位8万多张。
此外,我省下放审批权限,降低社会资本举办养老等医疗机构门槛。全省现有110多家医疗机构申办养老机构,增设养老床位8000多张;有14家养老机构建立了老年病医院,其中,10余家纳入各省辖市城镇医保定点单位。
同时,为破解养老服务用工难问题,我省制定优惠政策,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按照规定申请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目前全省有17000多名养老护理员,8468人获得置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率49%。③9
今年34岁的张善然是濮阳县胡状镇后柳寨村一名乡村医生。自2007年农村五保老人实行敬老院集中供养后,他便开始到胡状镇敬老院做义工,免费为五保老人提供诊疗服务。张善然定期为老人体检,并且坚持每天到敬老院逐个房间巡查,随时掌握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
8年来,张善然免费为敬老院老人诊疗、体检6800余人次,转诊500多人次。至今,张善然仍天天奔波于诊所与敬老院之间,忙碌并快乐着。(赵少辉孙兴周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