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学术情怀与学术精神

03.07.2017  19:23

各位导师、各位家长、各位毕业研究生同学们:

我们今天在庄严的大礼堂为毕业研究生举行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又一批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经过苦读与奋斗,就要完成学业,告别母校,开始新的生活。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祝贺!在河南大学的这几年,注定成为各位生命过程中的最难忘的经历。攻读研究生,就意味着已经初步迈进学术研究的门槛。在今天这个庄严的加冕仪式上,有几句关于学术情怀学术精神的话,向各位老师求教,与各位同学分享。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对《史记》写作的自我期许。公元前90年,司马迁去世。他留下的《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书创作的先河,被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之后,两千多年了,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史记》写作所体现的学术情怀仍然具有生命的活力。今天我想借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谈谈一所有学术积淀的大学、有学术影响的大学,从这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应该具有的学术情怀与学术精神。

本年度6月11日发生在河南的一件事情,可能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的注意,国家在河南偃师建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三代之谓,夏商周也。晚商文明因20世纪初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识读而得以印证之后,中国的早商文明与夏文明急需考古支撑。目前最有可能获得早商与夏文明考古支撑的就是河南的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中国的考古现场。性急的河南人希望将这所博物馆直接命名为二里头夏都博物馆,考古部门为慎重起见,还是使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名称。我们希望在二里头遗址形成坚实的考古依据,证实传说中的夏与早商的存在,使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得以完整呈现。商之后是周。周是中国核心文化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周人奉行“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观念,这种宇宙之道与人性之道的二元论,在春秋时代,被孔子合二为一,形成以仁学为中心,笼盖天人之际、生死之间、善恶之分的儒学终极关怀。在经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思想激荡,汉代天人合一形成压倒性思想优势后,司马迁才有可能将“究天人之际”设置为其史学著述的学术理想。

究天人之际”,在司马迁时代,偏重于从历史事件中领悟天道与人事交集的信息。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究天人之际”则主要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当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工作者共同面临的学术责任。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从崇拜自然、服从自然逐渐走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人类直立行走,使用石斧后,便进入地球生物链的顶端。学会种植,驯化家禽后,便进入农耕文明时期。发明了蒸汽机,有了阿尔法狗,便进入工业文明与智能工业化时期。蒸汽机开创了人类无限强化自己体力的时代,阿尔法狗开创了人类无限强化自己智力的时代。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越强,索取的越多,越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究天人之际”的学术境界,要求我们超越学科的畛域,善待自然,善待人类,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把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个学科学术发展的最终目标。因为人和自然,是宇宙中的生命共同体。

通古今之变”,在司马迁的时代,是指黄河流域夏商周秦汉以来从古至今的单极的历史经验。而我们今天处在全球化时代,地球被称为地球村。全球化时代的“通古今之变”,内容不但有时间维度上的“古今”,还有地理维度上的“中外”。不通晓中国与世界古今之变,便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中国自信。今天的世界是由多种文明生长而成的。16世纪以前的世界文明发展,东方有着长期领先西方的历史。近代工业革命后,西方成为新的工业文明的代表。西方国家将西方价值观等同于世界价值观,并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演绎成普世主义,使全球化成为西方全球化。这种价值观的扩张,打破了世界文明间的平等平衡关系。但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依旧顽强地存在。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各个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所建立的制度,千差万别,形成了各自的现代化模式,创造了各自不可复制的成功。冷战之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也造成世界财富分配的失衡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美国和欧盟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近期的行为,显示出在全球化面前的进退失据。这表明国际秩序和经济全球化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贡献者。通古今之变,就需要我们担负起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任,在对历史反省、对现实批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的前瞻性设计。就需要我们在走好中国道路的同时,继续以全面开放的心态向世界学习,借助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通过勤奋努力实现和平崛起,并体现大国担当,反哺经济全球化进程。

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带有鲜明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崇尚学术的印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原生文明思想的成长成熟期。德国思想家雅思贝尔斯把公元前500年称为世界的轴心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人类精神文明集中地取得重大突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教先知,古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孔、孟、老、庄。他们提出的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今天,轴心时代成为东西方史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无法回避的学术话题。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化进程中,文明思想和科学理论,都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这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任务最迫切最重大。经过现代学术训练的研究生们,在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进程中,都应自觉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用两千年前司马迁的话,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毕业研究生谈学术理想,在这种穿越中,我们重在汲取中国学术精神中生生不息的人文情怀。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建设者,必须让自己在拥有认识与改造外部世界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保持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尊重人类的精神气度,保持独立思考、充满批判精神、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内在自觉,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人文情怀,去解决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解决世界发展中的问题。在环境、资源、生态、人口、贫穷、安全、发展等问题纷至沓来的当下,学会与自然共存,与和谐的心灵共存,守卫好自然与心灵的家园。

以上的话是我在大家毕业之际与各位的学术交流。离我们开会的大礼堂百米之遥的铁塔,1000年前选建在夷门山上。由宋代的铁塔再往前推1000年,夷门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地方。继续再向前推3000年,夷门是传说中炎帝后裔仓颉创造中国最早象形文字的地方。司马迁写作《史记》时,因为仰慕崇拜信陵君的义举,专程访问过夷门。所以《史记》中的《魏公子传》才精彩传神,脍炙人口。河南贡院在清雍正年间迁于夷门,我们学校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建立,因此我们便与夷门有了不解之缘。在夷门办学,追忆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人文情怀,缅想宋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精神境界,我们更能体会到浩然之气的广博强大,学术事业的任重道远。大学以创新知识,传承文明为使命,创新传承的载体,是你我每一个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志向的学术个体。我1978年入我校读本科时,有位知名教授在10号楼走廊中的宣传栏中写了一首诗:“在这里什么最动听,塔铃伴书声;在这里什么受推崇,无畏地攀登”。40年了,教授课堂的讲授已经模糊了,但这几句诗一直在我心中荡漾。塔铃伴书声,是读书的境界;无畏地攀登,是学术的节奏。毕业研究生同学们,不管你将身在何方,从事什么职业,母校所给予你的精神财富,希望能永远珍藏,历久弥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李白《行路难》中诗句,为各位毕业研究生祝福,为我们敬爱的母校祝福,为我们伟大的中国祝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