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省工业呈现六大积极变化回升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
省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全省工业增速波动趋稳,质量效益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发展整体呈现六大积极变化,但部分行业增速放缓、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和困难突出,工业生产回升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生产增速小幅波动运行,进入二季度,工业增速出现波动趋稳。3-8月当月增速分别为7.2%、7.5%、7.8%、9.0%、8.8%和8.8%,1-8月全省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增长8.5%,与1-7月和上半年持平。
近八成行业保持增长,半数行业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 1-8月,全省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75.5%。20个行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计算机电子、金属制品、黑色矿采选、纺织服装、医药制造等8个行业增速高于15%,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13.5%,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1%,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
过六成重点产品同比增长。 1-8月,全省重点监测的104种产品66种保持增长,增长面63.5%。其中冷藏蔬菜、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6.8倍和2.5倍,黄金、鲜冷藏肉、手机、智能手机、发动机、尿素、农用化肥(折纯)、合成氨等22种产品增速在15%以上。
在增速波动趋稳过程中,工业发展呈现出六大积极变化。一是政策措施推动效应显现。 近年来,针对河南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省先后出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指导意见、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今年以来,印发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豫政〔2015〕24号),专题组织开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活动,有效遏制了工业过快下行势头,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自4月以来出现小幅回升。
二是工业增长动力转化加快。 1-8月,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24.2%,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15.7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6%、7.8%,同比提高2.4和1.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5%和18.6%,同比提高12.9和10.3个百分点。高成长性制造业中,电子信息、服装服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33.4%,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4.9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省制造业增长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三是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明显 。 全省重点监测工业品中,与消费升级相关的高技术终端产品如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8月,手机、新能源汽车、SUV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5%、249.2%和51.5%。手机由2008年的空白增长到2015年1-8月的7170.5万部,其中智能手机比重高达96.5%。而以能源原材料产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产品增速普遍放缓,1-8月,生铁、粗钢、十种有色金属、电解铝产量增速同比分别下降2.2%、2.7%、2.1%、4.4%,水泥和平板玻璃产量增速下降5.4%和32.2%。
四是产业集聚支撑作用更强。 1-8月,全省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55.3%,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7%,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
五是新增动力拉动作用突出。 去年同期以来,新增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的5.3%,贡献率为27.7%,拉动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新建项目投产企业入库企业同比增加22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2.3%,拉动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
六是质量效益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1-7月,全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增长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在工业发展出现积极变化的同时,工业运行过程还面临着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仍然偏弱,我省部分行业出现企业经营困难、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还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 首先,市场需求整体偏弱。 5月份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逐月回落,8月份仅达到49.7%,处于荣枯线以下。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累计增速已连续37个月同比回落,1-8月同比下降4.2%。PMI和PPI均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其次,大型企业生产低速增长,中小型企业拉动作用减弱。 1-8月,全省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仅增长5.4%,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中型、小型企业增长9%和12%,同比分别回落1.6和3.8个百分点。 第三,能源工业仍然是全省工业发展的拖累点。 1-8月,全省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2.8%,较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