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 货币政策不同调
金融危机曾令全球各大央行齐心放松货币政策,如今伴随经济复苏的不同步,全球货币政策走向逐渐分化,全世界货币决策者正传递出错综复杂的政策信号。
宽松阵营进一步扩大
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意外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瑞银中国预计,2015年中国央行仍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具体时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数据表现。
无独有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当天再次向市场发出口头干预,称若无迹象表明通胀快速朝目标前进,欧洲央行准备扩大刺激。德拉吉强调,欧洲央行将致力于提高通胀预期,如果当前货币政策不能有效提升通胀,或者通胀预期出现实质性恶化,欧洲央行将加大刺激,改变资产购买的规模、速度和组成。有分析人士表示,德拉吉强调通胀应更快回到目标水平,表明其“耐心”已经逐渐消失,增加了欧洲央行推出全面量化宽松的可能。
此前,日本央行意外宣布扩大宽松货币政策,将宽松规模扩大至每年购买约80万亿日元资产。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更向市场发出强硬的信号:如有必要,日本央行不会犹豫并将再次采取行动,现在讨论任何退出策略措施都为时过早。
亚洲多国央行也开始感到宽松的压力,由于石油、大米等商品价格大幅下降,推低了几乎全亚洲的通胀水平,一些国家开始担忧会陷入“日本式通缩”。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Chetan Ahya表示,亚洲的风险是低通胀正变得根深蒂固,这让企业和家庭更难偿还债务,必须通过降息来摆脱低通胀。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Taimur Baig表示,韩国、印度等国家可能在明年利用低通胀的机会降息。不过,各国央行将会对此保持谨慎,利率过低可能会导致全球投资者从亚洲撤资,特别是在2015年美联储开始加息的背景之下。
美联储走自己的路
全球宽松盛宴继续,美联储却开始“回头”。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好转,上个月美联储刚刚结束了六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计划,而且已经开始讨论何时上调短期利率。花旗集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美联储会在2015年12月首次加息。巴克莱预计,美联储将在下个月会议上放弃“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一前瞻指引,为明年年中加息预热。
全球宽松盛宴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却不无风险:包括酝酿资产泡沫,通胀隐患以及忽视各经济体一直以来都想要纠正的结构性问题,这些也曾是美联储“纠结”的问题。不过,美联储的政策并没有导致很多批评人士所担忧的恶性通胀或资产泡沫。事实上,美国经济的复苏程度比欧洲或日本都要好得多,这意味着宽松货币措施的确帮助刺激了经济增长。不过,也有观察人士对此持强烈质疑态度,尤其是当前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宽松货币政策是否还能奏效?《金融之王》一书的作者艾哈迈德认为,日本和欧洲经济面临完全不同的问题,但却想复制美国的做法,就算对这些经济体注入廉价信贷,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全球经济已经太过于“依赖”央行。
除了美联储,一些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分化也因经济体的“体质”差异显现。此前,俄罗斯央行决定大幅加息,以弱化卢布贬值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印尼央行此前也宣布加息25个基点,并预计印尼通胀率将加速上升。瑞典央行则出人意料将基准利率下降至零,认为该举措主要是为应对长期通缩风险,并且到2016年中期都不会提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