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行动晒“干货”让河南更有底气
随着“一带一路”方案的实施,我省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即将展开。重大战略部署下,河南拥有怎样的机遇?接下来该怎么做?大河报记者为此专访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张院长解读了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他表示,河南先用实际行动晒“干货”,再把省策高度吻合融入国家战略是最大亮点。
从“最初没有咱”到“必须得有咱”
“国家启动‘一带一路’战略时,河南还不在国家发改委框架范围之内。”张占仓向记者梳理国家“丝”路上的河南印记。“但这个国家大战略,本身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省份和地区会排除在外。”张占仓说,河南主动寻求突破点、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郑欧班列如今已成为我国开通的若干中欧班列中,货值、货量最大的一列,郑州—卢森堡货航去年突破1万吨,最新的数据是今年已突破5万吨,形成了双枢纽,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很有分量的,客观上奠定了我省的重要地位。
“特别是去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到河南考察期间,在看到河南所做的动作后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的希望。”张占仓说,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三部委联合发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明确了中原城市群被赋予重点区域的使命,打造郑州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这确定了河南不可或缺的定位”。
能把高端产业引进来,才是赢家
“河南的特点是做法和方向都非常踏实,有据可循。”张占仓表示,比如“铁公机海”的提法,我们的综合枢纽优势从“铁公”变成“铁公机”,这次再度升级成“铁公机海”,郑州通过海铁联运,以及和青岛港、天津港等进行的口岸对接,已经把海港搬到了家门口。
“通路只是方式,‘路过’还要看有没有留下价值。谁能把全球的高端产业引进来,谁能融入产业链蛋糕,才是赢家。”张占仓说,这就是方案中关于产业发展的部分,明确提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按照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国际化布局,推动河南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拓展优势产业境外发展空间,推动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这是河南新使命、新课题,也是河南最紧要的一个大机遇。”
“现在,全省有了落地方案,意味着需要18个地市形成战略性融入。”张占仓表示。